引用解释
1.杨柳的枝条。旧俗于分别之际常折以送行。 元 戴表元 《昨日行》:“杨枝不耐秋风吹,薄交易结还易离。” 清 王士禛 《杨枝紫云曲》之一:“名园一树緑杨枝,眠起东风踠地垂。”
2.梵语,译曰齿木。取杨柳等之小枝,将枝头咬成细条,用以刷牙,故又称杨枝。 晋 法显 《佛国记》:“出 沙祇城 南门,道东,佛本在此嚼杨枝。”《隋
读音:nèn hóng
繁体字:嫩紅
意思:(嫩红,嫩红)浅红。 ▶前蜀·薛昭薀《浣溪沙》词:“帘下三间出寺墻,满街垂柳绿阴长,嫩红轻翠间浓妆。” ▶后蜀·顾敻《遐方怨》词:“嫩红双脸似花明,两条眉黛
读音:tiāo cài
繁体字:挑菜
意思: 1.挖菜。多指挖野菜。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范宣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 ▶元·刘祁《归潜志》卷十一:“立又自诣军前,求免剽
读音:jiǎ xiāng
繁体字:甲香
意思:海螺介壳口圆片状的盖。可入药,也可作合香原料。 ▶《新唐书•地理志七上》:“广州·南海郡,中都督府。土贡:银、藤簟、竹席、荔皮……沈香、甲香、詹糖香。” ▶明·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