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石明府之昆山》 茂苑行春罢,携琴又向东。

茂苑行春罢,携琴又向东。

意思:茂苑在春季结束,带着琴又向东。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送石明府之昆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当地政府的赞扬。 首句“茂苑行春罢,携琴又向东”描绘了作者在春天的茂苑游玩之后,带着琴向东行的场景。这里的“携琴”暗示了作者可能是一个文人雅士,他带着琴去行春,可能是在欣赏春天的美景,也可能是在寻找灵感。 “潮声数里外,山色半城中”描绘了作者离开茂苑后,看到的景色。潮声在数里之外都能听到,山色几乎占据了半座城市,这是对当地环境的生动描绘,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 “帆带桃花雨,衣翻柳叶风”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乘船出行的场景。帆带上了桃花雨,衣裳在柳叶风中翻飞,这是对出行的生动描绘,给人一种生动活泼的感觉。 最后两句“岛夷闻善政,为有舶船通”表达了作者对当地政府的赞扬。岛夷听到了作者推行的好政,因为有了船只的通航。这里的“岛夷”指的是当地的少数民族,作者通过他们的口来表达对当地政府的赞扬,这种表达方式显得非常自然和真实。 整首诗的意境优美,语言生动,通过对春天的景象和当地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当地政府的赞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作为一个文人雅士的气质和情怀,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茂苑行春罢,携琴又向东。
潮声数里外,山色半城中。
帆带桃花雨,衣翻柳叶风。
岛夷闻善政,为有舶船通。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茂苑

    读音:mào yuàn

    繁体字:茂苑

    意思:
     1.花木茂美的苑囿。
      ▶《穆天子传》卷二:“﹝天子西征,﹞丙辰,至于苦山,西膜之所谓茂苑。”
     
     2.古苑名。又名长洲苑。故址在今江苏省·吴县西南。

  • 行春

    读音:xíng chūn

    繁体字:行春

    意思:
     1.谓官吏春日出巡。
      ▶《后汉书•郑弘传》:“弘少为乡啬夫,太守第五伦行春,见而深奇之,召署督邮,与孝廉。”
      ▶李贤注:“太守常以春行所主县,劝人农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