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司徒工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移书侮中国,决意背齐盟。

移书侮中国,决意背齐盟。

意思:写信侮辱中国,决心背弃盟约。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司徒工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豪气和壮志的诗,描绘了边疆的战事和英雄的壮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松漠骄无信,渔阳广聚兵”描绘了边疆战事的紧急情况。松漠和渔阳都是边疆地名,骄无信和广聚兵则表现出敌方的嚣张和紧张态势。这一联通过对边疆战事的描绘,为全诗奠定了雄壮的气氛。 颔联“移书侮中国,决意背齐盟”进一步揭示了敌方的背信弃义和决心背叛盟约的行为。移书侮中国,表现出敌方的傲慢无礼和挑衅态度,决意背齐盟则暴露了他们的阴谋和野心。这一联通过对敌方行为的揭露,更加坚定了全诗的主题。 颈联“直气轻轺入,英辞左衽惊”则表现了英雄的气概和英勇的行为。直气轻轺入,描绘了英雄气概凛凛,英勇无畏的形象,英辞左衽惊则表现了英雄的言辞犀利,让敌人惊恐不已。这一联通过对英雄形象的描绘,更加凸显了全诗的主题。 尾联“虏归烽火灭,宇县复升平”则表现了战争的胜利和和平的归来。虏归烽火灭,意味着敌人被击败,战争结束,宇县复升平则表现了和平的归来,万民欢庆的景象。这一联作为全诗的结尾,表达了诗人的美好祝愿和对未来的向往。 整首诗充满了豪气和壮志,通过对边疆战事的描绘和英雄形象的展现,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诗人的笔触也体现了对背信弃义、挑衅无理的行为的谴责,以及对英勇无畏、气概凛凛的英雄的赞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松漠骄无信,渔阳广聚兵。
移书侮中国,决意背齐盟。
直气轻轺入,英辞左衽惊,虏归烽火灭,宇县复升平。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齐盟

    引用解释

    犹同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寡君尽其土实,重之以宗器,以受齐盟。” 杜预 注:“齐,同也。”《国语·吴语》:“ 越 为不道,背其齐盟。” 韦昭 注:“齐,同也。”

    读音:qí méng

  • 决意

    读音:jué yì

    繁体字:決意

    短语:定弦 厉害 咬紧牙关 发誓 发狠 誓 立志

    英语:will

    意思:(决意,决意)

     1.决计;拿定主意。

  • 中国

    读音:zhōng guó

    繁体字:中國

    短语:华 神州 九州

    英语:China

    意思:(中国,中国)

     1.上古时代,我国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

  • 移书

    读音:yí shū

    繁体字:移書

    意思:(移书,移书)

     1.致书。
      ▶《汉书•刘歆传》:“歆因移书太常博士,责让之。”
      ▶宋·苏轼《范景仁墓志铭》:“公复移书执政。”
      ▶明·沈德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