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断僧通状》 上岁童子,二十受戒。

上岁童子,二十受戒。

意思:上岁的儿童,20受戒。

出自作者[唐]李翱的《断僧通状》

全文创作背景

《断僧通状》的创作背景与唐代的佛教政策和社会环境有关。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佛教发展最为兴盛的时期之一,佛教寺院和僧侣的数量大大增加。然而,这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如一些僧侣行为不端,违法乱纪,甚至与世俗官员勾结,危害社会利益。 为了整顿佛教秩序,唐政府实行了一些严格的佛教政策,包括对僧侣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翱创作了《断僧通状》,旨在批评僧侣的不良行为,呼吁加强佛教管理,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上岁童子,二十受戒。
君王不朝,父母不拜。
口称贫道,有钱放债。
量决十下,牒出东界。

关键词解释

  • 受戒

    读音:shòu jiè

    繁体字:受戒

    英语:be initiated into monkhood

    意思:
     1.受训戒。
      ▶《汉书•薛宣传》:“长吏莫不喜惧,免冠谢宣归恩受戒者。”

  • 童子

    读音:tóng zǐ

    繁体字:童子

    短语:稚子 幼儿 孩子 小子 小儿 孺 竖子 孩 囡 报童 小孩子 小 小孩 儿童 童 娃娃 幼 小家伙

    英语:boy

    <

  • 上岁

    读音:shàng suì

    繁体字:上歲

    意思:(上岁,上岁)
    I
    丰年。
       ▶《史记•天官书》:“风从南方来,大旱……北方,为中岁;东北,为上岁。”
       ▶裴骃集解引韦昭曰:“岁大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