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闻道将飞韶,一水何妨缓作程。
意思:九重闻道将飞韶,一条何妨缓作程。
出自作者[宋]刘宰的《和傅侍郎鹿鸣宴韵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用来赞美一位正直的官员的,他因为直言进谏而受到朝廷的重视和尊重。
首联“先生谠论在延英,早岁金瓯已覆名。”描绘了这位官员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他经常在延英殿发表重要言论,这表明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很高,而且他的言论对朝廷政策有着重要的影响。此外,“早岁金瓯已覆名”暗示他在年轻时就表现出高尚的品质和才华,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和尊重。
颔联“自古正人羞枉尺,祗今公论有持衡。”表达了作者对正直之士的敬仰之情。自古以来,正直之士都以公正无私、言行一致为荣,不屑于做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现在,这位官员正是这样的正直之士,他的公正无私和言行一致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信任。
颈联“九重闻道将飞韶,一水何妨缓作程。”表达了朝廷对这位官员的高度评价和期待。“九重闻道”暗示朝廷已经了解并认可了这位官员的才华和品德,“将飞韶”则暗示朝廷对他的期望和重视,希望他能像韶乐一样为朝廷带来繁荣和和谐。而“一水何妨缓作程”则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官员的鼓励和支持,即使他离朝廷较远,但只要他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终将会得到朝廷的认可和尊重。
尾联“莫笑由家去天远,春来野草亦敷荣。”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官员的祝福和期望。尽管他离朝廷较远,但正如春来野草一样,他的品德和才华终将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这也暗示着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只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终将会迎来美好的未来。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一位正直的官员,表达了对正人君子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传递了对坚持原则、不畏艰难的人们的鼓励和支持。
相关句子
- 莫道烟波一水隔,何妨气候两乡殊。-- 出自《雪中即事答微之》作者:[唐]白居易
- 辟我九重。-- 出自《梁三朝雅乐歌 俊雅 二》作者:[南北朝]沈约
- 风尘乱九重。-- 出自《拟咏怀诗 二三》作者:[南北朝]庾信
- 九重不可越。-- 出自《下直出溪边望答虞丹徒敬诗》作者:[南北朝]何逊
- 九重寒少。-- 出自《清平乐·九重寒少》作者:[宋]毛滂
- 居九重,垂衣裳。-- 出自《上之回》作者:[明]胡缵宗
- 君门以九重。-- 出自《当墙欲高行》作者:[魏晋]曹植
- 一水萦回。-- 出自《柳梢青·一水萦回》作者:[宋]袁去华
- 盈盈一水间。-- 出自《菩萨蛮·银河牛女年年渡》作者:[宋]胡铨
- ,门外苍松一水修。-- 出自《山中自赋》作者:[宋]文天祥
- 盈盈一水边。-- 出自《望织女诗》作者:[南北朝]范云
- 相对盈盈一水。-- 出自《茶瓶儿·相对盈盈一水》作者:[宋]石孝友
- 迢迢一水通吴越。-- 出自《醉落魄/一斛珠》作者:[宋]石孝友
- 一水无情自碧。-- 出自《谒金门·云树直》作者:[宋]石孝友
- 门前一水接华亭。-- 出自《酒泉子 武水幽澜(在县东三十六里武水?》作者:[元]吴镇
- 何妨醉。-- 出自《点绛唇·不厌频来》作者:[宋]曹勋
- 沈醉又何妨。-- 出自《眼儿媚 以上二首见中州乐府》作者:[元]许古
- 倒载何妨。-- 出自《减字木兰花·井梧飞早》作者:[宋]姚述尧
- 何妨把酒看。-- 出自《菩萨蛮·镜天良月皆佳节》作者:[宋]姜特立
- 风雨又何妨。-- 出自《最高楼 九日》作者:[元]薛昂夫
- 便憔悴何妨。-- 出自《意难忘·宫额涂黄》作者:[宋]朱用之
- 玩世何妨。-- 出自《沁园春 夜梦,就树摘桃啖之,于中一枚甘苦》作者:[元]白朴
- 何妨沈醉。-- 出自《剔银灯·何事春工用意》作者:[宋]柳永
- 何妨入梦来。-- 出自《阮郎归·朱唇玉羽下蓬莱》作者:[宋]李之仪
-
醉赏何妨。-- 出自《减字木兰花·江梅清远》作者:[宋]王之道
- 闻道。-- 出自《瑞鹤仙·乱云生古峤》作者:[宋]吴文英
- 闻道。-- 出自《瑞鹤仙·乱红生古峤》作者:[宋]吴文英
- 闻道开时。-- 出自《采桑子·樱桃著子如红豆》作者:[宋]黄庭坚
- 五云闻道。-- 出自《定情曲》作者:[宋]贺铸
- 闻道。-- 出自《如梦令·月似二年前好》作者:[元]张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