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翁通判通挽词》 莫向山庐宿,松声似夜吟。

莫向山庐宿,松声似夜吟。

意思:不要向山小屋过夜,松声似夜晚吟诵。

出自作者[宋]徐玑的《翁通判通挽词》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昔年楼上饮,分韵正秋深》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它通过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昔年楼上饮,分韵正秋深”直接点明了主题,回忆过去在楼上的宴饮时光,当时正是深秋时节,季节的特点被巧妙地融入了诗句中。 “冷貌长如在,高风不可寻”这两句诗描绘了过去的场景和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之情。其中,“冷貌”形象地表达了深秋的氛围,而“高风”则暗示了当时欢聚的欢乐和热烈。然而,这种欢乐时光已经无法再寻,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独遗杨子厚,谁寄惠连音”这两句诗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作者在诗中提到了杨子厚,可能是他的朋友或同行者之一,表达了对他的思念之情。同时,这也暗示了作者期待着与友人再次相聚,共同分享彼此的故事和情感。 最后两句“莫向山庐宿,松声似夜吟”表达了对山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作者提醒自己不要在山间住所过夜,以免听到松涛声如夜吟,这可能让他想起过去的悲伤或对未来的担忧。但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可能也是他对未来的期待之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和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这首诗也提醒我们要珍惜过去的美好时光,同时也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昔年楼上饮,分韵正秋深。
冷貌长如在,高风不可寻。
独遗杨子厚,谁寄惠连音。
莫向山庐宿,松声似夜吟。
作者介绍 徐玑简介
徐玑(1162~1214)字致中,又字文渊,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松台里人,永嘉四灵之一。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状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始为温州永嘉人”。

关键词解释

  • 松声

    读音:sōng shēng

    繁体字:鬆聲

    意思:(松声,松声)
    松涛声。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俯视崝嵘,窐寥窈冥,不见其底,虚闻松声。”
      ▶宋·王安石《欹眠》诗:“松声悲永夜,荷气馥初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