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下湘岸,更逐鹧鸪飞。
意思:明天下湘岸,再把鹧鸪飞。
出自作者[唐]戴叔伦的《巡诸州渐次空灵戍》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寒尽春回、鹧鸪飞行的自然景象,表达了游子思乡之情。
首联“寒尽鸿先至,春回客未归”,诗人以鸿雁南飞、春天回归来比喻游子归乡的期待,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鸿雁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常常被用来象征远行的游子,而“寒尽鸿先至”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游子的孤独。而“春回”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春天的思念和期盼。
颔联“蚤知名是病,不敢绣为衣”,诗人以不敢为家乡绣衣来比喻自己不敢归乡的无奈和苦衷,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家乡的眷恋。这里用“绣为衣”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无法归乡的无奈和痛苦。
颈联“雾积川原暗,山多郡县稀”,诗人描绘了寒冷的雾气笼罩着原野,山峰众多而郡县稀少的景象,进一步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这里用“雾积”和“山多”来形容环境的恶劣和遥远,进一步强调了游子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尾联“明朝下湘岸,更逐鹧鸪飞”,诗人以明天就要离开湘岸,继续追逐鹧鸪飞行的意象,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无法归乡的无奈。这里用“鹧鸪”的意象,表达了游子的孤独和无助,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期盼。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寒尽春回、鹧鸪飞行的景象,表达了游子思乡之情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读来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