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杨明叔通判越州》 八月乘风入会稽,镜湖细浪鱼吹白。

八月乘风入会稽,镜湖细浪鱼吹白。

意思:八月乘风到会稽,镜湖绵延细浪鱼吹白。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送杨明叔通判越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赠知归上人》,是一首赠给隐居的知归上人的诗。诗中描绘了会稽山水的美丽,表达了对知归上人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敬仰。 首联“知子心中光皪皪,不作秋蟫缘简策”,诗人以赞叹的语气表达了对知归上人高尚品质的敬仰。他心中光明磊落,不与秋蟫为伍,借此表达知归上人不为世俗所动,坚守内心的决心。 颔联“八月乘风入会稽,镜湖细浪鱼吹白”,诗人描绘了会稽山水的美丽,表达了对知归上人隐居生活的向往。八月秋风起,乘风入会稽,镜湖细浪翻滚,鱼儿在其中游动,如吹白浪。这描绘了会稽山水的壮美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知归上人能够在此地安享自然的欣喜之情。 颈联“新除戚里外诸侯,况喜上宾开右席”,诗人表达了对知归上人受到众多人尊重和敬仰的羡慕之情。新来的戚里和外诸侯都前来拜访,表示对知归上人的尊重和敬仰。诗人也表示自己为知归上人能够有如此多的朋友而感到高兴。 随后几联,诗人继续描绘了会稽山水的美丽和知归上人的生活环境。“明月楼中吸玉笙,青山影里森朱戟”,在明月楼中吸着玉笙,在青山影里森列着朱戟,这是对知归上人生活环境的描绘,表现出一种清雅、宁静的生活氛围。 “禹穴渊深入地流,秦望峰高插天碧”,诗人用典故来描绘会稽山地的神秘和壮丽,表达了对知归上人生活环境的赞美之情。 最后,“摩灭应多著者稀,但游莫用论今者”,诗人以一种感慨的语气表达了对知归上人隐居生活的羡慕和向往之情。他认为隐居的生活应该有很多人想要去体验,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却很少。这也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知归上人的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赞美隐居生活、表达对知归上人敬仰之情的诗。诗中通过对会稽山水的美丽和知归上人生活的描绘,表现出一种清雅、宁静的生活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知子心中光皪皪,不作秋蟫缘简策。
八月乘风入会稽,镜湖细浪鱼吹白。
新除戚里外诸侯,况喜上宾开右席。
明月楼中吸玉笙,青山影里森朱戟。
禹穴渊深入地流,秦望峰高插天碧。
朝幕樵溪不见人,往来梅市空余迹。
墨池科斗作虾蟆,道士鹅群谁更易。
摩灭应多著者稀,但游莫用论今者。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镜湖

    读音:jìng hú

    繁体字:鏡湖

    英语:Lake Jinghu

    意思:(镜湖,镜湖)
    古代长江以南的大型农田水利工程之一。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北麓。
      ▶东汉·永和五年(公元140年

  • 乘风

    读音:chéng fēng

    繁体字:乘風

    意思:(乘风,乘风)

     1.驾着风;凭藉风力。
      ▶《列子•黄帝》:“列子师老商氏,友伯高子,进二子之道,乘风而归。”
      ▶宋·苏轼《潮州修韩文公庙记》:

  • 入会

    读音:rù huì

    繁体字:入會

    英语:initiate

    详细释义:1.加入团体组织。如:『欢迎你入会,成为我们的永久会员。』
    2.参加民间的一种储蓄组织。如:『老王正在邀互助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