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桂湖五首》 十里荷花海,我来吁已迟。

十里荷花海,我来吁已迟。

意思:十里荷花海,我来唉已晚。

出自作者[清]曾国藩的《桂湖五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夏日荷塘美景的诗,通过对荷塘的生动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田园风光。 首句“十里荷花海,我来吁已迟。”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十里荷花,荷花之盛,可想而知。诗人到来已是迟了些,未能尽赏荷花的美丽。这既表达了诗人对荷花的珍视,也流露出些许遗憾之情。然而,“小桥通野港,坏艇卧西陂。”这里的野趣却能抚慰他的心绪,让他暂时忘却烦恼。 “曲岸能藏鹭,盘涡尚戏龟。”这两句描绘了荷塘周围的自然景色,曲岸上白鹭闲立,盘涡中龟鳖悠游。这里的“藏鹭”和“戏龟”两个细节生动地展现了荷塘四周的宁静和生机。 “倾城游女盛,好是采莲时。”尾句呼应了诗题,描绘了采莲的场景,展现了夏日荷塘的热闹与生机。这里的“倾城游女”并非实指,而是形容众多游女采莲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夏日荷塘美景的赞美。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描绘的景色宁静和谐,充满了田园生活的气息。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夏日荷塘美景的赞美。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人生短暂的感慨,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思考人生的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十里荷花海,我来吁已迟。
小桥通野港,坏艇卧西陂。
曲岸能藏鹭,盘涡尚戏龟。
倾城游女盛,好是采莲时。
作者介绍 曾国藩简介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曾国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关键词解释

  • 荷花

    解释

    荷花 héhuā

    (1) [lotus]

    (2) 多年生草本,生于水中,叶圆大,花红或白,种子称莲,地下茎为藕

    (3) 莲的花

    映日荷花别样红。——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