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钱史君见赠元夕新什次韵答之》 青藜不照蓬莱阁,云断苍梧怆百神。

青藜不照蓬莱阁,云断苍梧怆百神。

意思:青藜不照蓬莱阁,云断苍梧悲伤百神。

出自作者[宋]李壁的《钱史君见赠元夕新什次韵答之》

全文赏析

这首诗《元夕风光付湿薪,更堪门外雨如尘》是一首描绘元宵佳节之夜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节日氛围的感受和对孤独的自我反思。 首句“元夕风光付湿薪,更堪门外雨如尘”,诗人将元宵节的热闹风光比喻为潮湿的柴薪,付诸东流,象征节日的欢乐和热闹已经消失。而门外雨如尘,则暗示了节日后的凄凉和冷清。 “千枝宝炬知何处,一寸清愁苦傍人”,诗人用千枝宝炬来描绘元宵夜的灯火,但这些灯火却不知何处,暗示了节日的落寞和无助。而“一寸清愁苦傍人”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 “落纸惊蛇空妙墨,中庭独鹤漫閒身”两句,诗人将墨水比作惊蛇,形容妙墨生花,但实际上却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寻找自我和慰藉的渴望。庭中独鹤闲适自在,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最后,“青藜不照蓬莱阁,云断苍梧怆百神”,诗人用青藜不照蓬莱阁来形容灯光昏暗,暗示了节日的冷清和凄凉。而云断苍梧怆百神,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元宵节的冷清和凄凉,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忧虑的反思,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元夕风光付湿薪,更堪门外雨如尘。
千枝宝炬知何处,一寸清愁苦傍人。
落纸惊蛇空妙墨,中庭独鹤漫閒身。
青藜不照蓬莱阁,云断苍梧怆百神。

关键词解释

  • 蓬莱阁

    引用解释

    1.阁名。在 山东省 蓬莱县 北 丹崖山 上。 宋 嘉祐 年间建阁, 明 万历 年间增建了 吕祖殿 、 三清殿 等建筑。自古为文人学士雅集之地。 宋 孔平仲 《寄常文》诗:“ 蓬莱阁 下花多少, 清旷亭 前水浅深。”

    2.指秘书省或秘书监。 唐 杜甫 《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诗之三:“暂阻 蓬莱阁 ,终为江海人。”亦省作“

  • 青藜

    读音:qīng lí

    繁体字:青藜

    意思:
     1.指藜杖。
      ▶唐·刘言史《山中喜崔补阙见寻》诗:“鹿袖青藜鼠耳巾,潜夫岂解拜朝臣。”
      ▶宋·王安石《昼寝》诗:“井径从芜漫,青藜亦倦抉。”
      ▶

  • 不照

    读音:bù zhào

    繁体字:不照

    意思:
     1.不明瞭。
      ▶《东观汉记•明帝纪》:“博观群书,以助术学,无所不照。”
      ▶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语助用不字例》:“《卷阿》篇:‘矢诗不多’,传曰:‘不多

  • 蓬莱

    读音:péng lái

    繁体字:蓬萊

    英语:Peng Lai

    意思:(蓬莱,蓬莱)

     1.蓬莱山。古代传说中的神山名。亦常泛指仙境。
      ▶《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

  • 百神

    读音:bǎi shén

    繁体字:百神

    意思:指各种神灵。
      ▶《诗•周颂•时迈》:“怀柔百神,及河乔岳。”
      ▶《孟子•万章上》:“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
      ▶《汉书•杜邺传》:“上帝百神收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