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眼如盲,有口如哑。
意思:有像盲眼,有人如哑。
出自作者[宋]释昙华的《偈颂六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佛祖正印,衲僧藞苴》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描述,表达了一种深奥的佛教哲理。
“佛祖正印,衲僧藞苴”中,“佛祖正印”象征着权威和真理,“衲僧藞苴”则表示一种不完整、有缺陷的状态。这两者结合,表达了一种寻求真理,但又受限于缺陷和局限的情境。
“有眼如盲,有口如哑”是诗中的精彩描绘,形象生动。“有眼如盲”象征着视而不见,代表着对真理的忽视或误解;“有口如哑”则表示言辞无法表达,代表着无法清晰地传达真理。这两者结合起来,表达了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们常常无法看清真相,也无法以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更问如何,可知礼也”是诗的结尾,表达了在面对这种困境时,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即尊重并礼敬真理。这是一种对真理的敬畏和追求,也是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盲人和哑巴试图理解佛祖正印的困境,表达了对真理的敬畏和追求,以及对生活深度的反思。它鼓励我们在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对真理的敬畏和追求,以礼敬的态度去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