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唤笙歌》 犹应不如醉,试遣唤笙歌。

犹应不如醉,试遣唤笙歌。

意思:还应该不如醉,试着派人叫笙歌。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唤笙歌》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感伤的秋诗,诗人通过描绘衰败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衰老和无奈。诗歌以“露坠萎花槿,风吹败叶荷”开篇,通过对落花和败叶的描绘,展现出秋天的萧瑟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感伤的基调。 接着,诗人通过“老心欢乐少,秋眼感伤多”一句,直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年老的心已经很难感受到欢乐,而秋天的景象又让他满眼感伤。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老心”和“秋眼”两个词,将自己的心境和秋天的景象融为一体,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然后,诗人通过“芳岁今如此,衰翁可奈何”一句,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年华老去的无奈。芳岁即美好的年华,如今已经如此衰败,衰老的自己又能怎么办呢?这里,诗人的无奈和悲伤之情溢于言表。 最后,诗人通过“犹应不如醉,试遣唤笙歌”一句,表达了自己想要通过醉酒和笙歌来派遣心中的悲伤。但是,这种行为只是暂时的逃避,无法真正消除内心的感伤。 整首诗以秋天的衰败景象为背景,通过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衰老的无奈。诗歌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感人至深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露坠萎花槿,风吹败叶荷。
老心欢乐少,秋眼感伤多。
芳岁今如此,衰翁可奈何。
犹应不如醉,试遣唤笙歌。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笙歌

    读音:shēng gē

    繁体字:笙歌

    英语:playing and singing

    意思:
     1.合笙之歌。亦谓吹笙唱歌。
      ▶《礼记•檀弓上》:“孔子既祥,五日弹琴而不成声,十日而成笙

  • 不如

    读音:bù rú

    繁体字:不如

    英语:not equal to

    意思:
     1.比不上。
      ▶《易•屯》:“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谚曰,积

  • 遣唤

    读音:qiǎn huàn

    繁体字:遣喚

    意思:(遣唤,遣唤)
    犹传唤。
      ▶句道兴本《搜神记》:“子京曰:‘我共见梁元皓为朋友,其人先死,今已奏闻阎罗王遣唤我来,共他为期,不可失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