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素问十六首》 主病则用之,上药或弗取。

主病则用之,上药或弗取。

意思:主病时就使用它,上药物或不可取。

出自作者[宋]方回的《读素问十六首》

全文创作背景

《读素问十六首》是宋代文学家方回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组诗。方回,字万里,号虚谷,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他于南宋景定年间登第,知严州。后降元,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往来杭歙间。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甚为潦倒。 这组诗的创作背景与方回的生平经历密切相关。方回生活在南宋末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他在诗中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例如,在第三首诗中,他写道:“民命无魂鹿覆蕉,王师早晚下全吴。”这表明他对南宋政权的不满和对北方侵略者的愤慨。 此外,方回还通过这组诗表达了对医学知识的热爱和对古代医书《素问》的研究。例如,在第一首诗中,他写道:“此身无恙鬓双皤,随处依然把一窝。”这表明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坚持学习医学知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三品别贵贱,四制寄奇偶。
主病则用之,上药或弗取。
得士寒畯可,量才世胄否。
豕苓鸡壅言,吾亦闻庄叟。

关键词解释

  • 上药

    (1).指仙药。《神农本草经》卷三:“上药令人身安命延,昇天神仙,遨游上下。” 唐 李商隐 《高松》诗:“上药终相待,他年访伏龟。” 冯浩 注引《本草注》:“茯苓通神灵,上品仙药也。”
    (2).疗效极高的上等药物。《旧唐书·职官志三》:“凡药有上、中、下三品,上药为君,中药为臣,下药为佐。” 宋 王君玉 《国老谈苑》卷一:“ 田锡 为諫议大夫,疾亟,进遗表。 真宗 宣御医賷上药驰往,已无
  • 之上

    读音:拼音:zhī shàng 五笔:pphh

    之上的解释

    词语分解

    • 之的解释 之 ī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