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望远行·碧砌花光照眼明》 黄金台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生。

黄金台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生。

意思:黄金台下忽然惊,被人归日二毛生。

出自作者[唐]李煜的《望远行·碧砌花光照眼明》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情感和感受,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先,诗中描绘了庭院中的景象,碧绿的石墙、盛开的花朵、朱漆的大门,这些元素都给人一种宁静、温馨的感觉。然而,大门却常年紧闭,这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诗人在寒冷的冬日里,难以入眠,梦境也难以成行,这进一步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和孤独感。 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了远方的辽阳和南京,那里是故乡的象征。他想象着那里的人们正在为亲人寄送寒衣和思念,但这些消息并不能传递他的思念之情。这里诗人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将消息和情感联系起来,表达了他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最后,诗人再次回到庭院中,感叹着黄金台上的人们突然间惊醒,而他也已经两鬓斑白。这里诗人再次表达了他的孤独和思乡之情,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情感和感受,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象征的手法,将消息和情感联系起来,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碧砌花光照眼明,朱扉长日镇长扃。
余寒欲去梦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
辽阳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
黄金台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生。
作者介绍 李煜简介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975年),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汴京(今河南开封),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追赠太师,追封吴王。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关键词解释

  • 台下

    读音:tái xià

    繁体字:檯下

    解释:1.台榭的下面。 2.古时对人的尊称。 3.谓政治舞台之下﹐即不执政地位。

    造句:

  • 忽然

    读音:hū rán

    繁体字:忽然

    短语:陡 忽 冷不防 猝 霍地 霍然 赫然 骤 突如其来 黑马 突

    英语:suddenly

    意思:
     1.不经心,忽

  • 黄金

    读音:huáng jīn

    繁体字:黃金

    短语:

    英语:gold

    意思:(黄金,黄金)

     1.指铜。
      ▶《书•舜典》“金作赎刑”孔传:“金,黄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