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录汉唐事六言五首》 渔阳之鼓动地,蚩尤之旗竟天。

渔阳之鼓动地,蚩尤之旗竟天。

意思:渔阳的激动地,蚩尤旗竟天。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录汉唐事六言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渔阳之鼓动地,蚩尤之旗竟天。梨园弟子按乐,竹宫方士求仙。》是一首描绘战争场面的诗,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长生不老和神仙的追求。 “渔阳之鼓动地,蚩尤之旗竟天。”这两句描绘了战争的激烈和宏大场面。渔阳的鼓声震动大地,犹如战鼓催征,催人上阵杀敌。而蚩尤之旗则形容战旗漫天,犹如蚩尤之旗在战场上翻飞,遮天蔽日。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战争的激烈和宏大场面,令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悲壮。 “梨园弟子按乐”则描绘了战时的另一面,即人们的生活虽然艰苦,但仍然需要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继续演奏音乐,以缓解紧张的情绪。 “竹宫方士求仙。”则反映了人们对长生不老和神仙的追求。在古代,人们相信通过修炼可以获得长生不老的能力,甚至可以成为神仙。这种信仰在诗中得到了反映,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战争、音乐、神仙信仰等元素,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古代社会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渔阳之鼓动地,蚩尤之旗竟天。
梨园弟子按乐,竹宫方士求仙。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蚩尤

    读音:chī yóu

    繁体字:蚩尤

    英语:mythological warrior engaged in fighting with the Yellow Emperor

    意思:
     1.传说中的古

  • 鼓动

    读音:gǔ dòng

    繁体字:鼓動

    短语:兴师动众

    英语:instigate

    意思:(鼓动,鼓动)

     1.鼓之使动;吹动。
      ▶南朝·梁·刘孝标《辩命

  • 渔阳

    引用解释

    1.地名。 战国 燕 置 渔阳郡 , 秦 汉 治所在 渔阳 (今 北京市 密云县 西南)。《史记·陈涉世家》:“ 二世 元年七月,发閭左适戍 渔阳 ,九百人屯 大泽乡 。”

    2.地名。 唐玄宗 天宝 元年改 蓟州 为 渔阳郡 ,治所在 渔阳 (今 天津市 蓟县 )。 唐 杜甫 《后出塞》诗之四:“ 渔阳 豪侠地,击鼓吹笙

  • 动地

    读音:dòng dì

    繁体字:動地

    意思:(动地,动地)
    震撼大地。
      ▶《公羊传•文公九年》:“地震者何?动地也。”
      ▶《北齐书•神武纪上》:“神武亲送之郊,雪涕执别,人皆号恸,哭声动地。”
     

  • 竟天

    读音:jìng tiān

    繁体字:竟天

    英语:all over the sky

    意思:直至天边;满天。
      ▶《史记•天官书》:“秦始皇之时,十五年彗星四见,久者八十日,长或竟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