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杂曲歌辞·浪淘沙》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意思:晚上去朝来淘不住,于是命令东海变桑田。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杂曲歌辞·浪淘沙》

全文赏析

这首诗《浪淘沙》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深度的诗歌,它以大海为背景,通过描绘浪涛、潮汐等自然现象,表达了人生的起伏、离别相思、时光流转等主题。 首先,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大海的壮丽景象和无尽的变幻,如“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这些景象为诗歌的背景提供了生动的描绘,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起伏和无常。接着,诗中通过“暮去朝来淘不住”和“海底飞尘终有日,山头化石岂无时”等句,表达了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感慨。 在情感方面,诗歌表达了离别相思的主题。如“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借问江湖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相思始觉海非深。”等句,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苦、相思之痛的深深感受。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如“小郎抛小妇,船头一去没回期。” 此外,诗歌还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如“迁客生还有几家?却到帝乡重富贵。”这两句诗表达了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富贵,而在于追求内心的满足和幸福。 最后,“浪淘沙”这个题目也暗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淘洗和磨砺的感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 总的来说,《浪淘沙》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深度的诗歌,它通过描绘大海的景象和变化,表达了人生的起伏、离别相思、时光流转等主题,是一首非常值得品读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浪灭一重生。
相搅相淘无歇日,会交山海一时平。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
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
借问江湖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海底飞尘终有日,山头化石岂无时。
谁道小郎抛小妇,船头一去没回期。
随波逐浪到天涯,迁客生还有几家。
却到帝乡重富贵,请君莫忘浪淘沙。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桑田

    引用解释

    1.种植桑树与农作物的田地。《诗·鄘风·定之方中》:“星言夙驾,説于桑田。”

    2.也专指植桑之田。 唐 韦应物 《听莺曲》诗:“伯劳飞过声跼促,戴胜下时桑田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过了半年光景,他忽然有事要到 肇庆 去巡閲,他便説出来要顺便踏勘桑田。这个风声传了出去,吓得那些承办蚕桑的乡绅,屎屁直流!”<

  • 暮去朝来

    引用解释

    黄昏过去,清晨又到来。谓岁月流逝。 唐 白居易 《琵琶行》:“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之八:“暮去朝来颜色改,四时天气总愁人。” 明 郑若庸 《玉玦记·祝寿》:“思省,花月一生,歌臺舞榭,犹忆少年驰骋。暮去朝来,真如覆尘难凭。”

    读音:mù qù cháo lá

  • 东海

    读音:dōng hǎi

    繁体字:東海

    英语:East China Sea

    意思:(东海,东海)

     1.海名。所指因时而异。大抵先秦时代多指今之黄海;秦·汉以后兼指今之黄海、东海;明以后所

  • 朝来

    读音:zhāo lái

    繁体字:朝來

    意思:(朝来,朝来)
    早晨。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西山朝来,致有爽气。”
      ▶元·顾德辉《青玉案》词:“晴日朝来升屋角,树头幽鸟,对调新语,语罢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