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隐者》 饮罢飘然不辞决,孤云飞去杳无踪。

饮罢飘然不辞决,孤云飞去杳无踪。

意思:饮罢飘飘然不告别,孤云飞离杳然无踪。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赠隐者》

全文赏析

这首诗《五岳嵩当天地中,闻伊仍在最高峰》是一首对嵩山的赞美。嵩山,五岳之一,位于天地之中,其神秘和壮丽令人向往。诗中通过描绘嵩山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嵩山的敬仰之情。 首联“五岳嵩当天地中,闻伊仍在最高峰。”诗人以嵩山为中心,描绘了它的地理位置和高度。嵩山处于天地之中,居于五岳之首,体现了它的重要性和地位。而“伊”字则暗示了嵩山的高峰,给人一种高耸入云、雄伟壮观的感觉。 颔联“山藏六月阴崖雪,潭养千年蜕骨龙。”诗人通过描绘嵩山的自然景色,展现了它的神秘和壮丽。阴崖雪形容嵩山高处常年积雪的景象,给人一种冷峻、神秘的感觉。而潭养千年骨则描绘了嵩山深处的潭水养育着千年蜕骨龙的传说,增添了嵩山的神秘色彩。 颈联“物外自应多至乐,人间何事忽相逢。”诗人从自然景色转向了人文思考。他觉得在物外,也就是超脱世俗的境界中,应该有很多乐趣。而人间何事忽相逢则表达了诗人对嵩山与人间相逢的感慨。这里既有对嵩山的赞美,也有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尾联“饮罢飘然不辞决,孤云飞去杳无踪。”诗人通过描绘自己饮罢酒后飘然离去,表达了对嵩山的依依不舍之情。孤云飞去杳无踪则给人一种自由、洒脱的感觉,与前文形成呼应,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饱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嵩山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仰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人文思考,展现了嵩山的神秘和壮丽,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嵩山的依依不舍之情和对人生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五岳嵩当天地中,闻伊仍在最高峰。
山藏六月阴崖雪,潭养千年蜕骨龙。
物外自应多至乐,人间何事忽相逢。
饮罢飘然不辞决,孤云飞去杳无踪。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飘然

    读音:piāo rán

    繁体字:飄然

    英语:floating in the air

    意思:(飘然,飘然)

     1.轻捷貌。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往若飘然,去

  • 不辞

    读音:bù cí

    繁体字:不辭

    英语:be willing to

    意思:(不辞,不辞)

     1.不辞让;不推辞。
      ▶《庄子•天下》:“惠施不辞而应,不虑而对,遍为说万物,说而不

  • 云飞

    读音:yún fēi

    繁体字:雲飛

    意思:(云飞,云飞)

     1.云阵飞行。
      ▶《艺文类聚》卷六九引南朝·梁简文帝《答萧子云上飞白书屏风书》:“非观触石,已觉云飞。”
      ▶元·袁桷《客舍书事》诗之

  • 无踪

    引用解释

    见“ 无踪 ”。

    亦作“ 无踪 ”。 没有踪迹或踪影。 唐 张乔 《送僧雅觉归东海》诗:“鸟行来有路,帆影去无踪。” 宋 惠洪 《效李白湘中体》诗:“雁字初成春有信,烟鬟空好雨无踪。”《二刻拍案惊奇》卷四:“﹝ 张寅 ﹞被恶宦谋财害命……尸首无踪,滔天大变,万古奇冤。”

    读音:wú z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