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贺新郎·过眼光阴驶》 晚觉醉乡差快活,那独醒、公子真呆底。

晚觉醉乡差快活,那独醒、公子真呆底。

意思:晚觉醉乡差快活,那只清醒、公子真呆底。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贺新郎·过眼光阴驶》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端午节时所作,通过对节日习俗的回忆和对现实的不满,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 首先,诗中描绘了端午节的场景,从垂髫小儿到白发老翁,人们都在过节,游戏、比赛、采菖蒲、挂艾草、玩龙舟等,这些场景充满了节日的欢乐和热闹。然而,作者却通过“群儿喜”、“苦死纫兰芷”等词句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暗示自己已经失去了当年的热情和活力。 其次,诗中提到了“头标夺得”,暗示了作者在某个比赛或竞争中取得了胜利,但这种胜利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快乐,反而让他感到空虚和失落。这可能是因为他已经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和追求,只是为了生活而生活。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醉乡的向往,认为在那里可以“洗净,笛筝耳”,即摆脱世俗的烦恼和束缚,享受自由和宁静。这种思想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由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由的向往,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思想性。同时,诗中的语言和意象也十分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过眼光阴驶。
忆垂髫、留连节物,逢场游戏。
初试綀衣弄纨扇,斗采菖蒲涧里。
今发白、颜苍如此。
艾子萧郎方用事,怪先生、苦死纫兰芷。
君不乐,欲何俟。
头标夺得群儿喜。
向溪边、旁观助噪,叹吾衰矣。
欲建鼓旗无气力,唤起龙泉改委。
但酒户、加封而已。
晚觉醉乡差快活,那独醒、公子真呆底。
聊洗净,笛筝耳。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醉乡

    读音:zuì xiāng

    繁体字:醉鄉

    英语:drunken stupor

    意思:(醉乡,醉乡)
    指醉酒后神志不清的境界。
      ▶唐·王绩《醉乡记》:“阮嗣宗、陶渊明等十数人,并游于醉乡。

  • 快活

    解释

    快活 kuàihuó

    [cheerful;happy;joyful] 高兴,快乐

    他是一个很快活的孩子

    引用解释

    1.高兴,快乐。《北齐书·恩倖传·和士开》:“陛

  • 公子

    读音:gōng zǐ

    繁体字:公子

    短语:少爷

    英语:childe

    意思:
     1.古代称诸侯之庶子,以别于世子,亦泛称诸侯之子。
      ▶《仪礼•丧服》:“公子为其

  • 独醒

    读音:dú xǐng

    繁体字:獨醒

    英语:alone awake

    意思:(独醒,独醒)
    独自清醒。喻不同流俗。
      ▶《楚辞•渔父》:“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