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朱拾遗》 沧海期仍晚,清资路渐高。

沧海期仍晚,清资路渐高。

意思:沧海期仍然晚,清资路渐高。

出自作者[唐]齐己的《寄朱拾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作者友人即将回到朝廷,以及朝廷现状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朝廷现状的不满。 首句“一闻归阙下,几番熟金桃”,描绘了友人回到朝廷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欢迎和喜悦。“金桃”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朝廷的荣誉和地位,而“几番”则暗示了作者对友人的期待和关注。 “沧海期仍晚,清资路渐高”,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现状的不满和担忧。这里的“沧海期”可能指的是朝廷的未来,而“清资路”则可能是指官场上的晋升之路。作者认为朝廷的未来并不明朗,而官场的晋升之路也越来越艰难。 接下来的两句“研冰濡谏笔,赋雪拥朝袍”,描绘了作者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朝廷现状的思考。作者希望友人能够用“研冰濡谏笔”的方式,直言不讳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希望友人能够像“赋雪拥朝袍”一样,保持自己的清廉和正直。 最后两句“岂念空林下,冥心坐石劳”,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怀和对友人的期望。作者希望友人能够不忘自己的初心,不要忘记在“空林下”的理想和追求,同时也希望友人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不要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朝廷现状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思考和期望。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闻归阙下,几番熟金桃。
沧海期仍晚,清资路渐高。
研冰濡谏笔,赋雪拥朝袍。
岂念空林下,冥心坐石劳。

关键词解释

  • 清资

    读音:qīng zī

    繁体字:清資

    意思:(清资,清资)
    魏·晋至唐时多由士族担任的清贵官职。
      ▶《北史•宋游道传》:“出州入省,歷忝清资,而长恶不悛,曾无忌讳。”
      ▶五代·齐己《寄朱拾遗》诗:“沧海期

  • 沧海

    读音:cāng hǎi

    繁体字:滄海

    短语:海域 浅海 深海

    英语:the sea

    意思:(沧海,沧海)

     1.大海。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