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酬张监阁老雪后过中书见赠加两韵简南省僚》 常时望连茹,今日剧悬旌。

常时望连茹,今日剧悬旌。

意思:常常希望连根,今天剧旗子。

出自作者[唐]权德舆的《奉酬张监阁老雪后过中书见赠加两韵简南省僚》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受到新的宠幸后,感念年华老去,地位却仍然卑微,故作此诗以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联“寓直久叨荣,新恩倍若惊”,直接点明诗人的官职以及受到新宠幸的惊讶。“寓直”指的是诗人担任地方官署的僚属,而“叨荣”则表示诗人对于任职的谦逊和感激。“新恩倍若惊”则是对新宠幸的直接描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惊喜之情。这一联通过对比和转折,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 颔联“风清五夜永,节换一阳生”,描绘了自然景象和时令变化。“风清五夜永”是对宁静、清新的夜晚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节换一阳生”则是对时令变化的描绘,表达了冬去春来的感慨。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年华老去的感慨。 颈联“潘鬓年空长,齐竽艺本轻”,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的自我感慨。“潘鬓年空长”出自潘岳的《秋兴赋》,“齐竽艺本轻”则出自刘安的《淮南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年华老去、地位卑微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自己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迷茫。 尾联“常时望连茹,今日剧悬旌。烦君白雪句,岁晏若为情”,通过对比和转折,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感慨。“常时望连茹”与“今日剧悬旌”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现状的不满和无奈。“烦君白雪句”是对他人诗歌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诗歌才能的自信和期待。“岁晏若为情”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和无奈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官职、年华、地位等多方面的思考和感慨。诗中既有对过去生活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生活的迷茫和无奈。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自信,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文人应有的情怀和担当。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寓直久叨荣,新恩倍若惊。
风清五夜永,节换一阳生。
潘鬓年空长,齐竽艺本轻。
常时望连茹,今日剧悬旌。
枉步欢方接,含毫思又萦。
烦君白雪句,岁晏若为情。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

少有才气,未冠时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唐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次知贡举。唐宪宗时,累迁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后坐事罢相,历任东都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元和十三年(818年)去世,年六十。追赠左仆射,谥号“文”。

权德舆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关键词解释

  • 连茹

    读音:lián rú

    繁体字:連茹

    意思:(连茹,连茹)

     1.语本《易•泰》:“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王弼注:“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茹,相牵引之貌也。”后因以“连茹”表示擢用一人而连带起用

  • 常时

    读音:cháng shí

    繁体字:常時

    意思:(常时,常时)

     1.固定的时间。
      ▶汉·王粲《务本论》:“种有常时,耘有常节,牧有常期。”
     
     2.平时。
      ▶唐·杜甫《天河》

  • 悬旌

    读音:xuán jīng

    繁体字:懸旌

    意思:(悬旌,悬旌)

     1.挂在空中随风飘荡的旌旗。
      ▶《战国策•楚策一》:“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
      ▶唐·柳宗元《游石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