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霜征雁早,江海旅人还。
意思:风霜征雁早,江海旅客返回。
出自作者[唐]郎士元的《登无锡北楼(一作皇甫冉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归乡的渴望。
首句“秋兴因危堞”,直接以秋天的景象为开端,给人一种萧瑟、凄凉之感。危堞,指的是高高的城墙上,象征着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彷徨。
“归心过远山”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远山象征着距离的遥远,也象征着无法触及的家乡。
“风霜征雁早,江海旅人还”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风霜、征雁、江海旅人,这些元素都带有一种漂泊、孤寂的意味,与作者的归乡心情形成对比。
“驿树寒仍密,渔舟晚更闲”两句,则描绘了秋天的树木依然茂密,渔舟在傍晚更加悠闲的景象,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与前面的孤寂、凄凉形成对比。
最后,“仲宣何所赋,只欲滞柴关”两句,作者以三国时的文人王粲自比,表达了自己想要归乡的心情。柴关,指家乡的柴门,也象征着作者内心的渴望和追求。
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风霜、征雁、江海、渔舟等元素,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彷徨、思念和渴望归乡的心情。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 风霜征雁早,江海旅人闲。-- 出自《与诸公同登无锡北楼(一作郎士元诗)》作者:[唐]皇甫冉
- 风霜清吏事,江海谕君恩。-- 出自《和中丞奉使承恩,还终南旧居》作者:[唐]皇甫冉
- 旅人多忧思。-- 出自《夕望江桥示萧谘议杨建康主簿诗》作者:[南北朝]何逊
- 旅人心长久。-- 出自《登上戍石鼓山诗》作者:[南北朝]谢灵运
- 旅人嗟岁暮。-- 出自《和裴仪同秋日诗》作者:[南北朝]庾信
- 旅人嗟倦游。-- 出自《春夕早泊和刘谘议落日望水诗》作者:[南北朝]何逊
- 顾我犹旅人。-- 出自《送圣徙入京兼呈纪常子进》作者:[宋]范祖禹
- 旅人胡叹哉。-- 出自《感遇·之十七》作者:[唐]陈子昂
- 畏涂疑旅人。-- 出自《登翻车岘诗》作者:[南北朝]鲍照
- 江海比君恩,江海深犹浅。-- 出自《生查子》作者:[宋]楚娘
- 江海非闲。-- 出自《答中书诗》作者:[南北朝]谢灵运
- 江海寄情人。-- 出自《喜遇冀侍御●【左王右圭】崔司议泰之二使》作者:[唐]陈子昂
- 江海联翩翼。-- 出自《咏主人壁上画鹤寄乔主簿崔著作》作者:[唐]陈子昂
- 江海消闲日。-- 出自《虞美人·一杯莫落吾人後》作者:[宋]辛弃疾
- 自然江海人。-- 出自《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四声依次用各六韵》作者:[唐]王维
- 不知江海流。-- 出自《鰕{鱼旦}篇》作者:[魏晋]曹植
- 平生江海客。-- 出自《大?》作者:[宋]吴文英
- 江海去悠悠。-- 出自《木兰花慢·路傍人怪问》作者:[宋]辛弃疾
- 风霜旦夕甚。-- 出自《冬日晚郡事隙诗》作者:[南北朝]谢朓
- 风霜善保。-- 出自《摸鱼儿·待借留》作者:[宋]刘辰翁
- 受风霜。-- 出自《江城子·法光普照道门昌》作者:[元]尹志平
- 学人消瘦怯风霜。-- 出自《鹧鸪天·绰约肌肤巧样妆》作者:[宋]赵长卿
- 在上卫风霜。-- 出自《同声歌》作者:[汉]张衡
- 辛苦风霜亦何为。-- 出自《代鸣鴈行》作者:[南北朝]鲍照
- 风霜改荣衰。-- 出自《梦归乡诗》作者:[南北朝]鲍照
- 征雁早。-- 出自《渔家傲 以上周咏先校旧抄圭塘款乃集本马熙》作者:[元]马熙
- 征雁早。-- 出自《渔家傲 以上周咏先校旧抄圭塘款乃集本马熙》作者:[元]马熙
- 书空征雁横。-- 出自《菩萨蛮·西风又老潇湘树》作者:[宋]赵师侠
- 盼杀南来征雁。-- 出自《清平乐 题碧梧苍石图 珊瑚网名书题跋卷八》作者:[元]竹月道人
- 征雁鸣,游子在远道。-- 出自《寓意十首次敬助韵 其二》作者:[元]王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