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留题南源院》 路入藤萝十里馀,松窗萧灑竹房虚。

路入藤萝十里馀,松窗萧灑竹房虚。

意思:路入藤萝十里多,松窗潇洒竹房空。

出自作者[宋]杨亿的《留题南源院》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敬畏。 首联“路入藤萝十里馀,松窗萧洒竹房虚”,诗人步入藤萝密布的丛林,走了十里之远。松树的窗子和竹屋显得清新洒脱。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藤萝、松窗、竹房等自然和建筑的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和自由。 颔联“燕巢新旧金人殿,虫网纵横贝叶书”,诗人继续描绘着周围的环境。燕子在金人殿筑起了新旧巢穴,蜘蛛在贝叶书上织起了纵横交错的网。这里,诗人将燕子和蜘蛛等小动物与古老的建筑和佛教经文相结合,表现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底蕴。 颈联“当昼风雷生洞穴,欲斋猿鸟下庭除”,诗人描绘了洞穴中当昼风雷涌动,猿鸟欲下庭院的场景。这里,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想象,将自然的力量与动物的活动相结合,表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和生命的活力。 尾联“昔年曾此题诗句,犹拂流尘认鲁鱼”,诗人回忆起曾经在此地题诗的往事,如今仍然能够拂去尘埃,认出诗句中的错别字。这里,诗人通过回忆和感慨,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和人文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敬畏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想象,表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和生命的活力。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底蕴,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路入藤萝十里馀,松窗萧灑竹房虚。
燕巢新旧金人殿,蟲網纵横贝叶书。
当昼风雷生洞穴,欲斋猿鸟下庭除。
昔年曾此题诗句,犹拂流尘认鲁鱼。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年),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

性耿介,尚气节。年十一,宋太宗闻其名,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天禧四年卒,年四十七,谥号为文。

博览强记,尤长于典章制度。曾参预修《太宗实录》,主修《册府元龟》。今存《武夷新集》、《浦城遗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萃要》、《杨文公谈苑》15卷

关键词解释

  • 藤萝

    读音:téng luó

    繁体字:藤蘿

    英语:wisteria

    意思:(藤萝,藤萝)
    紫藤的通称。亦泛指有匍匐茎和攀援茎的植物。
      ▶唐·杨炯《群官寻杨隐居诗序》:“寒山四绝,烟雾苍苍;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