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参徒谁不见,何须重把紫金妆。
意思:百万参与人谁不见,何必再把紫金妆。
出自作者[宋]释可湘的《颂古十四首·升座说法》
全文赏析
这首诗《当堂据坐宝花床,真相从来本自黄。
百万参徒谁不见,何须重把紫金妆。》是一首赞美佛教、表达虔诚态度的诗。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佛教的信仰坚定不移,认为真相是从佛经中自然显现的,无需再加以装饰或美化。
首句“当堂据坐宝花床”,诗人坐在宝花床上,暗示他对佛教的虔诚和尊重。宝花床是佛教修行者常用的坐具,通常由珍贵木材制成,上面镶嵌有宝石或黄金等贵重材料,象征着修行者的尊贵地位和修行成果。
“真相从来本自黄”,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真理的深刻理解。他认为真理是不需要装饰或美化的,它本身就是黄色的,即纯洁、真实、自然。这与佛教的教义相符,强调真理的本质是超越语言和形式的束缚,直达内心。
“百万参徒谁不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信仰的普及性。百万参徒,指的是众多的佛教徒。诗人在此暗示,众多的佛教徒都追求真理,都见过真相,这进一步证明了佛教真理的普遍性和影响力。
“何须重把紫金妆”,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佛教信仰的坚定态度。他认为真理是不需要再加以装饰或美化的,紫金妆只是外在的装饰,不能掩盖真理的本质。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佛教信仰的虔诚和尊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信仰的坚定态度和深刻理解,赞美了佛教真理的普遍性和影响力。诗人通过对宝花床、百万参徒、紫金妆等意象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佛教信仰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