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梁大壮大观舞歌 大观舞歌》 咸英韶夏。

咸英韶夏。

意思:全英韶夏。

出自作者[南北朝]沈约的《梁大壮大观舞歌 大观舞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一位伟大的君主,他的品德高尚、功绩卓著,使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歌颂君主的品德和功绩:诗歌开篇即赞美君主具有高尚的品德和伟大的功绩,使他能够拥有天下,承受天命。接着描述君主勤勉不懈,对下属恭敬有礼,行为举止无过失,遵循正道。 2. 强调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诗歌中提到君主能够以人为本,遵循事物的本性,使人民顺应天性,安居乐业。这种治国理念体现了对人民利益的重视,以及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3. 赞扬君主的文治武功:诗歌中描述了君主的文治武功,既能够推行德政,又能够平定天下,威武强大。这些功绩使君主受到了人民的敬爱和颂扬。 4. 以天象象征君主的威严:诗歌中用“三趾晨仪,重轮夕映”来形容君主的威严,将君主的形象与天体相结合,表现了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威严。 5. 总结评价:诗歌最后总结评价了君主的伟大功绩和品德,认为他的成就足以与天地同辉,流芳百世。同时,通过金石乐舞的形式来赞美君主,使诗歌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总之,这首诗歌颂了君主的伟大品德和功绩,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同时也展现了君主的威严和地位。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皇矣帝烈。
大哉兴圣。
奄有四方。
受天明命。
居上不怠。
临下惟敬。
举无諐则。
动无失正。
物从其本。
人遂其性。
昭播九功。
肃齐八柄。
宽以惠下。
德以为政。
三趾晨仪。
重轮夕映。
栈壑忘阻。
梯山匪敻。
如曰有恒。
与天无竟。
载陈金石。
式流舞咏。
咸英韶夏。
于兹比盛。
作者介绍 沈约简介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宋、齐、梁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

沈约是齐、梁文坛的领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著作有《宋书》、《沈隐侯集》辑本二卷。又曾著《四声谱》、《齐纪》等,已佚。

关键词解释

  • 英韶

    引用解释

    1.古乐《五英》、《韶》的并称。相传 帝喾 作《五英》, 舜 作《韶》乐。《吕氏春秋·古乐》:“ 黄帝 又命 伶伦 与 荣将 铸十二鐘,以和五音,以施《英》《韶》。”

    2.泛指优美的音乐。 南朝 梁 庾肩吾 《书品论一》:“ 詹尹 端策,故以迷其变化;《英》《韶》倾耳,无以察其音声。”

    读音:

  • 咸英

    读音:xián yīng

    繁体字:鹹英

    意思:
     1.尧乐《咸池》与帝喾乐《六英》的并称。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乐府》:“自《咸》《英》以降,亦无得而论矣。”
     
     2.泛指古乐。

  • 韶夏

    读音:sháo xià

    繁体字:韶夏

    意思:
     1.舜乐和禹乐。亦泛指优雅的古乐。
      ▶晋·葛洪《抱朴子•交际》:“单絃不能发《韶》《夏》之和音,孑色不能成衮龙之玮烨。”
      ▶宋·范仲淹《酬叶道卿学士见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