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东楼南望八韵》 不厌东南望,江楼对海门。

不厌东南望,江楼对海门。

意思:不满足东南望,江楼对海门。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东楼南望八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江海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的赞叹和向往之情。诗中以不厌东南望,江楼对海门开篇,直接展现了作者远眺江海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东南美景的喜爱之情。接下来,诗人描绘了风涛生有信,天水合无痕的壮阔景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和美妙。鹢带云帆动,鸥和雪翻浪一句则表现了海上的生机与活力,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在诗的下半部分,诗人描写了鱼盐聚为市,烟火起成村的繁华景象,展示了江海地区的富饶和繁荣。日脚金波碎,峰头钿点繁则表现了夕阳照耀下的美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瑰丽。送秋千里雁,报暝一声猿则表达了秋天的气息和黄昏的来临,使人产生思乡之情。 最后,诗人以已豁烦襟闷,仍开病眼昏来表达自己观景后的感受,展现了自然美景对于人心的治愈力量。郡中登眺处,无胜此东轩则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江海景色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整首诗意境开阔,语言流畅,表达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的赞叹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自然美景对于人心的治愈力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不厌东南望,江楼对海门。
风涛生有信,天水合无痕。
鹢带云帆动,鸥和雪翻浪。
鱼盐聚为市,烟火起成村。
日脚金波碎,峰头钿点繁。
送秋千里雁,报暝一声猿。
已豁烦襟闷,仍开病眼昏。
郡中登眺处,无胜此东轩。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海门

    读音:hǎi mén

    繁体字:海門

    英语:sea gate

    意思:(海门,海门)
    海口。内河通海之处。
      ▶唐·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宋·

  • 不厌

    读音:bù yàn

    繁体字:不厭

    英语:not mind doing sth

    意思:(不厌,不厌)
    I

     1.不嫌;不加以排斥。
       ▶《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

  • 东南

    读音:dōng nán

    繁体字:東南

    短语:北部 沿海地区 西北部

    英语:southeast

    意思:(东南,东南)

     1.介于东与南之间的方位或方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