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尽溪山有茅屋,青林深处一鸠啼。
意思:进行了溪山有茅草屋,青林深处一个布谷鸟啼。
出自作者[明]宋登春的《春郊即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春风袅袅夕阳西,芳草菲菲杨柳堤。行尽溪山有茅屋,青林深处一鸠啼》是一首描绘春天傍晚乡村风光的诗。
首句“春风袅袅夕阳西”描绘了春天的微风轻拂,夕阳西下,给人一种宁静而温暖的氛围。袅袅的春风,夕阳,这两个意象都带有季节和时间的特征,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时间的流转。
“芳草菲菲杨柳堤”则描绘了田野间芳草繁茂,杨柳堤岸的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这里的“芳草菲菲”既指草的茂盛,也带有一种春天的气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
“行尽溪山有茅屋”描绘了诗人沿着溪边山路走,终于看到了一间茅屋,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句诗也带有一种对未知的期待和探索的意味。
“青林深处一鸠啼”描绘了青翠的树林深处,一只斑鸠在啼叫。这句诗以动衬静,通过鸟儿的啼叫声衬托出树林的幽静,同时也带有一种乡村生活的恬静和自然的美感。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傍晚乡村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诗句中的意象生动形象,富有诗意,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活的宁静。同时,诗中也带有一种探索和期待的意味,让人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