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涨江南归浩荡,烟埋河朔去间关。
意思:雪上涨江南归浩荡,烟把河朔距离之间关。
出自作者[宋]王安石的《次韵奉酬李质夫》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通过对逸少池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和命运的感慨。
首联“逸少池边有旧山,几年征泪染衣斑”,诗人以逸少池边这个熟悉的地方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故土的思念和对战乱的感慨。逸少池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池名,诗人以此为题,暗示了自己对那个时代的怀念和对战乱的不满。几年征战,泪水染衣,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痛苦体验和对和平的渴望。
颔联“驽骀自饱方争路,騕褭长饥不在闲”,诗人以驽骀和騕褭为喻,表达了对人才待遇不公的感慨。驽骀虽然平庸,但能够自给自足,而騕褭是良马,却常常饥饿无法得到适当的待遇。这反映了诗人对那些有才能却不得志的人的同情,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颈联“雪涨江南归浩荡,烟埋河朔去间关”,诗人描绘了战乱中的景象,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家乡的思念。江南大雪涨江浩荡,北方烟霾笼罩河朔,诗人通过描绘江南和北方的不同景象,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厌恶。同时,“归浩荡”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尾联“劳歌一听皆愁思,况我心非木石顽”,诗人以劳歌难听仍愁为结尾,表达了对忧愁思虑的深深体验。劳歌难听仍愁思,这不仅是因为战乱带来的痛苦和忧虑,也因为诗人自己并非铁石心肠,也有着人的七情六欲。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逸少池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和命运的感慨。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战争和人才的感慨,以及对家乡和和平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