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代春赠》 但知莫作江西意,风景何曾异帝乡?

但知莫作江西意,风景何曾异帝乡?

意思:只知道不要做江西意,风景何曾奇异仙境?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代春赠》

全文赏析

这首诗《山吐晴岚水放光,辛夷花白柳梢黄。但知莫作江西意,风景何曾异帝乡?》是一首描绘美丽风景的诗,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之情。 首句“山吐晴岚水放光”,作者用“山吐晴岚”形象地描绘了山间清晨的景象,如同山峦吐露出晴朗的山岚,景色清新宜人。而“水放光”则以水的光芒,表现出水的清澈和生机。这两句诗以动衬静,通过描绘山和水的美景,展现出一片宁静而美丽的自然风光。 “辛夷花白柳梢黄”一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辛夷花洁白如玉,柳枝新绿,花朵点缀在柳梢之间,色彩斑斓。这句诗以色彩的对比,表现出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但知莫作江西意”一句,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地域特点,江西是辛夷花的主要产地之一,而江西也是中国的一个地理区域。这句诗的意思是不要把这里的风景看作是江西特有的风景,而应该把它看作是任何地方都有的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普遍性和普遍欣赏的态度。 最后一句“风景何曾异帝乡”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阐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这里的“帝乡”可以理解为皇帝的故乡,也可以理解为作者所处的繁华之地。这句诗的意思是这里的风景何尝不同于皇帝的故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景色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风光和作者的欣赏之情。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普遍性和普遍欣赏的态度,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山吐晴岚水放光,辛夷花白柳梢黄。
但知莫作江西意,风景何曾异帝乡?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江西

    读音:jiāng xī

    繁体字:江西

    意思:隋·唐以前,习惯上称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以南地区为江西;有时又泛称长江以北包括中原地区在内为江西。
      ▶《史记•项羽本纪》:“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

  • 何曾

    读音:hé zēng

    繁体字:何曾

    英语:did ever

    意思:
     1.为何,何故。
      ▶《孟子•公孙丑上》:“尔何曾比予于管仲?”赵岐注:“何曾,犹何乃也。”
      ▶宋玉《九

  • 风景

    读音:fēng jǐng

    繁体字:風景

    短语:景 景观 色

    英语:landscape

    意思:(风景,风景)

     1.风光景色。
      ▶南朝·宋·鲍照《

  • 帝乡

    读音:dì xiāng

    繁体字:帝鄉

    英语:place where God Lived

    意思:(帝乡,帝乡)

     1.天宫;仙乡。
      ▶《庄子•天地》:“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