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岁暮》 加之一杯酒,煦妪如阳春。

加之一杯酒,煦妪如阳春。

意思:给他一杯酒,煦她像春天。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岁暮》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的亲身感受,描绘了岁末严寒时节的景象,同时也揭示了社会上贫富不均的现象。 首段“惨澹岁云暮,穷阴动经旬”描绘了岁末的凄凉景象,阴云密布,寒气逼人。“霜风裂人面,冰雪摧车轮”则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恶劣,霜风如刀,冰雪交加,让人和车辆都深受其苦。 然而,诗人并没有被困难压倒,反而是在“晨炊廪有米,夕爨厨有薪”的物质条件下,精神饱满,乐观向上。“夹帽长覆耳,重裘宽裹身。加之一杯酒,煦妪如阳春”这几句描绘了诗人的穿着和状态,既有防寒的衣物,也有一杯酒来温暖自己。这种积极的态度让人感到敬佩。 在诗的末段,诗人将目光转向了社会底层的人们,“洛城士与庶,比屋多饥贫。何处炉有火?谁家甑无尘?”这里诗人揭示了社会贫富差距的现实,许多人都遭受着饥饿和贫困的折磨,而像诗人这样衣食无忧的人却是少之又少。这种对比让人感到深深的无奈和不安。 最后,“如我饱暖者,百人无一人。安得不惭愧,放歌聊自陈”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惭愧和不安,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不满。在这种背景下,诗人选择放声歌唱,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岁末严寒的景象和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贫富差距的不满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同时,诗人的积极乐观的态度也让人感到敬佩和鼓舞。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惨澹岁云暮,穷阴动经旬。
霜风裂人面,冰雪摧车轮。
而我当是时,独不知苦辛。
晨炊廪有米,夕爨厨有薪。
夹帽长覆耳,重裘宽裹身。
加之一杯酒,煦妪如阳春。
洛城士与庶,比屋多饥贫。
何处炉有火?
谁家甑无尘?
如我饱暖者,百人无一人。
安得不惭愧,放歌聊自陈。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阳春

    读音:yáng chūn

    繁体字:陽春

    英语:spring

    意思:(阳春,阳春)

     1.春天;温暖的春天。
      ▶《管子•地数》:“君伐菹薪,煮泲水为盐,正而积之三万钟,至阳春,

  • 杯酒

    读音:bēi jiǔ

    繁体字:杯酒

    造句:

  • 之一

    读音:拼音:zhī yī 五笔:ppgg

    之一的解释

    一定范围内的数量或事物中的一个。 

    常用于说明文中,“之一”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例句】

    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世界奇迹之一,也是

  • 加之

    读音:jiā zhī

    词语解释

    ⒈  连词,表示进一步的原因或条件:天气闷热,加之窗外车马声不断,简直无法休息。

  • 一杯

    读音:yī bēi

    繁体字:一杯

    意思:
     1.指一杯的容量。
      ▶《孟子•告子上》:“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唐·王维《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