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甘露寺多景楼》 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餐风。

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餐风。

意思:一条钟呗淮南月,万里船帆海餐风。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甘露寺多景楼》

全文创作背景

《甘露寺多景楼》是宋代文人曾巩的一首诗作。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曾巩在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担任知州时,巡视各地,体察民情的经历有关。他在此期间游览了镇江的甘露寺,登上多景楼,俯瞰长江,感叹风景之美,同时也对历史和现实产生了深深的思考。 曾巩在多景楼上眺望远方,思绪万千,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浮沉有着深切的体悟。他借景抒情,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感慨,展现出一位文人墨客的才情与哲思。因此,《甘露寺多景楼》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欲收嘉景此楼中,徒倚阑干四望通。
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
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餐风。
老去衣衿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一川

    读音:yī chuān

    繁体字:一川

    意思:
     1.一条河流。
      ▶《汉书•沟洫志》:“独一川兼受数河之任。”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赣水》:“豫章水出赣县西南而北入江,盖控引众流,总成一川。”

  • 帆樯

    读音:fān qiáng

    繁体字:帆檣

    英语:mast

    意思:(帆樯,帆樯)

     1.桂帆的桅杆。
      ▶《三国志•吴志•孙和传》“遣之长沙”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和

  • 淮南

    读音:huái nán

    繁体字:淮南

    英语:Huainan

    意思:
     1.指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地区。今特指安徽省的中部。
      ▶宋·张孝祥《水调歌头》词:“长忆淮南岸,耕钓混樵渔。”

  • 钟呗

    读音:zhōng bài

    繁体字:鍾唄

    意思:(钟呗,锺呗)
    撞钟和唱诵经文声。
      ▶宋·曾巩《甘露寺多景楼》诗:“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外风。”一本作“钟呗”。

  • 餐风

    读音:cān fēng

    繁体字:餐風

    意思:(餐风,餐风)

     1.谓生活于山野。
      ▶晋·无名氏《莲社高贤传•雷次宗》:“吾童稚之年,已怀远略。弱冠託庐山,事释和尚游,餐风二十余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