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怨春风/一斛珠》 愿身不学相思树。

愿身不学相思树。

意思:我希望自己不学相思树。

出自作者[宋]张先的《怨春风/一斛珠》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相思之情的诗歌。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生动的意象和贴切的比喻,表达了主人公对情人的思念和期盼。 “无由且住,绵绵恨似春蚕绪。”开篇两句,将相思之情比作绵绵不断的春蚕丝,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无法割舍的情感纠葛。 “见来时饷还须去,月浅灯收,多在偷期处。”这几句描写了情人相见的短暂和离别的痛苦,同时也展现了两人秘密约会的情景。 “今夜掩妆花下语,明朝芳草东西路。”这两句通过今昔对比,展现了主人公对情人离别的伤感和对未来的忧虑。 “愿身不学相思树,但愿罗衣,化作双飞羽。”结尾几句,表达了主人公的愿望,希望自己和情人能够化作双飞鸟,永远在一起。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意象和贴切的比喻,将相思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歌的结构紧凑,语言流畅,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无由且住。
绵绵恨似春蚕绪。
见来时饷还须去。
月浅灯收,多在偷期处。
今夜掩妆花下语。
明朝芳草东西路。
愿身不学相思树。
但愿罗衣,化作双飞羽。
作者介绍 张先简介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

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

关键词解释

  • 相思树

    引用解释

    相传为 战国 宋康王 的舍人 韩凭 和他的妻子 何氏 所化生。据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载, 宋康王 舍人 韩凭 妻 何氏 貌美, 康王 夺之,并囚 凭 。 凭 自杀, 何 投台而死,遗书愿以尸骨赐 凭 合葬。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两坟相望。不久,二冢之端各生大梓木,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常栖树上,交颈

  • 相思

    读音:xiāng sī

    繁体字:相思

    英语:love knot

    意思:
     1.彼此想念。后多指男女相悦而无法接近所引起的想念。
      ▶汉·苏武《留别妻》诗:“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 不学

    读音:bù xué

    繁体字:不學

    意思:(不学,不学)

     1.不学习;不求学。
      ▶《论语•季氏》:“不学《诗》,无以言。”
      ▶晋·葛洪《抱朴子•疾谬》:“诚知不学之弊,硕儒之贵。”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