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在上方诸品静,僧持半偈万缘空。
意思:月亮在上方各品静,和尚拿着半偈万缘空。
出自作者[唐]郎士元的《题精舍寺(一作酬王季友秋夜宿露台寺见寄)》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作者在夜晚拜访石林精舍,向远公请教的情景。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禅宗的深深敬仰,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首联“石林精舍武溪东,夜扣禅关谒远公。”描绘了作者夜访石林精舍的情景,他沿着武溪向东,夜深人静,他敲响了寺院的门关,去拜访远公。这一联通过描绘夜访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对禅宗的敬仰和对远公的敬仰之情。
颔联“月在上方诸品静,僧持半偈万缘空。”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禅宗的理解和感悟。月亮在上方诸品中静静升起,僧人持半偈,万缘皆空。这一联通过描绘月亮升起和僧人持半偈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禅宗的深深理解,即放下一切欲望和执着,达到内心的平静和空灵。
颈联“秋山竟日闻猿啸,落木寒泉听不穷。”描绘了作者在石林精舍所听到的自然美景。整日听到秋山的猿猴啼叫,落叶和寒泉的声音不断传来,作者沉浸在这美景之中,无法自拔。这一联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欣赏和敬畏之情。
尾联“惟有双峰最高顶,此心期与故人同。”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石林精舍的深深眷恋和对朋友的期待。只有双峰最高顶,是作者心中的期待和向往,他希望与故人一同前往,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这一联通过描绘对石林精舍的眷恋和对朋友的期待,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访、自然美景、禅宗理解和对朋友的期待等情节,展现了作者对禅宗的深深敬仰和对大自然的欣赏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