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论俗十二首》 三纲既自绝,余泽岂更遥。

三纲既自绝,余泽岂更遥。

意思:三纲已经自绝,余泽难道还远远。

出自作者[宋]刘子翚的《论俗十二首》

全文创作背景

《论俗十二首》是宋代诗人刘子翚创作的一组诗歌。这组诗歌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社会背景: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经济发展的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风气日趋浮华、世俗化的时代。刘子翚生活在这个时代,对社会的风俗变化有着深刻的感受和思考。 2. 个人经历:刘子翚本人是一个具有深厚学问和修养的文人,他曾在朝廷中担任过官职,对社会的各种现象和问题有着敏锐的观察和思考。 综上所述,《论俗十二首》的创作背景是刘子翚对宋代社会风俗的深刻感受和思考,以及他个人的学识和修养。这组诗歌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描绘和评论,反映了刘子翚对时代风气的独特见解和批判精神。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何州无战争,闽粤祸未销。
或言杀子因,厉气由此招。
蛮陬地瘠狭,世业患不饶。
生女奁分赀,生男野分苗。
往往衣冠门,继嗣无双髫。
前知饮啄定,妄以人力侥。
三纲既自绝,余泽岂更遥。
王化久淘漉,刑章亦昭昭。
那无舐犊慈,恩勤愧鸱鸮。
冤报且勿论,兹义古所标。
作者介绍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关键词解释

  • 余泽

    读音:yú zé

    繁体字:餘澤

    意思:(余泽,余泽)

     1.指大水泽。
      ▶唐·韩愈《海水》诗:“一木有余阴,一泉有余泽。”
     
     2.指遗留给后人的德泽。
      ▶宋·曾巩《皇妣昌福

  • 自绝

    读音:zì jué

    繁体字:自絕

    短语:寻短见 自尽 自裁 自杀 寻死 自戕 自决 作死 轻生

    英语:alienate oneself

    意思:(自绝,自绝)

  • 三纲

    读音:sān gāng

    繁体字:三綱

    英语:3 cardinal guides

    意思:(三纲,三纲)

     1.我国封建社会中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合称三纲。
      ▶汉·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