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浦口逢春忆禁苑旧游》 春冰消尽草生齐,细雨香融紫陌泥。

春冰消尽草生齐,细雨香融紫陌泥。

意思:春季冰草生齐消失殆尽,细雨香融紫陌泥。

出自作者[明]杨基的《浦口逢春忆禁苑旧游》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春冰消尽草生齐》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怀念之情。 首句“春冰消尽草生齐”形象地描绘了冰雪消融,小草争相生长的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第二句“细雨香融紫陌泥”则是对细雨绵绵,空气中弥漫着香气的早春泥泞路面的生动描绘。第三句“花里小楼双燕入”和第四句“柳边深巷一莺啼”分别从空中和地面两个角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燕子在花丛中飞翔,黄莺在柳条深处的巷子里啼叫,给人一种和谐、温馨的感觉。 “坐临南浦弹流水,步逐东风唱大堤。”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愉悦之情。诗人坐在南浦,欣赏流水,漫步在东风中,高歌大堤上的景色,表现出一种自由、洒脱的状态。这两句诗也通过“流水”、“东风”等意象,进一步强化了春天的氛围。 最后两句“还忆当年看花伴,锦衣骢马玉门西。”诗人回忆起当年与朋友一起赏花的时光,那时他们骑着骏马,驰骋在玉门西的花园中。这种回忆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怀念之情。诗中通过对燕子、黄莺、流水、春风等意象的运用,强化了春天的氛围,同时也通过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过去的怀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春冰消尽草生齐,细雨香融紫陌泥。
花里小楼双燕入,柳边深巷一莺啼。
坐临南浦弹流水,步逐东风唱大堤。
还忆当年看花伴,锦衣骢马玉门西。
作者介绍 杨基简介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江苏苏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关键词解释

  • 春冰

    读音:chūn bīng

    繁体字:春冰

    英语:Thinning ice in spring

    意思:春天的冰。因其薄而易裂,多喻指危险的境地或容易消失的事物。
      ▶《书•君牙》:“心之忧危,若蹈虎

  • 细雨

    读音:xì yǔ

    繁体字:細雨

    短语:蒙蒙 烟雨

    英语:mizzle

    意思:(细雨,细雨)
    小雨。
      ▶南朝·梁简文帝《和湘东王首夏诗》:“冷风杂细雨,垂云助

  • 消尽

    读音:xiāo jìn

    繁体字:消儘

    意思:(消尽,消尽)

     1.谓用尽无余。
      ▶《三国志•蜀志•姜维传》:“官给费用,随手消尽。”
     
     2.完全消除,完全消失。
      ▶宋·苏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