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恭次家大人初抵季弟海陵官舍之韵》 野旷春农虚地力,霜清晓角动边声。

野旷春农虚地力,霜清晓角动边声。

意思:野旷春季农民虚地努力,霜清晨角动边界声。

出自作者[宋]孙应求的《恭次家大人初抵季弟海陵官舍之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渡过金山,经过广陵,回望建业(今南京)和长安的景象。诗中表达了对中原雠耻的愤慨和对子弟们为国家报仇雪恨的期盼。 首句“舟渡金山过广陵”,描述了诗人乘船从金山出发,经过广陵的壮丽景色。金山位于江苏镇江,广陵则是扬州的古称,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第二句“湾头略可计淮程”,意味着诗人在船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淮河的河道,从而估算出自己离目的地还有多远。淮河是中国东部的一条重要河流,贯穿江苏、安徽等地。 第三句“回瞻建业祥烟绕,北望长安落日明”,诗人回望建业(南京),看到祥瑞的烟雾缭绕;同时向北望去,长安(西安)的夕阳分外明亮。这里的建业和长安分别代表了南方和北方的政治中心,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 第四句“野旷春农虚地力,霜清晓角动边声”,诗人描绘了春天田野里空旷的景象,农民们辛勤耕作,土地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清晨时分,边疆的号角声响起,激发着人们的斗志。 最后一句“中原雠耻非难复,子弟皆思死父兄”,表达了诗人对中原失地的痛心疾首,以及对子弟们为国报仇雪恨的期望。这里的“中原”指的是河南一带,历史上曾多次成为战乱的中心地带。诗人希望年轻一代能够继承父辈、兄辈的遗志,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整首诗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风光,同时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族复兴的期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舟渡金山过广陵,湾头略可计淮程。
回瞻建业祥烟绕,北望长安落日明。
野旷春农虚地力,霜清晓角动边声。
中原雠耻非难复,子弟皆思死父兄。

关键词解释

  • 春农

    读音:chūn nóng

    繁体字:春農

    意思:(春农,春农)

     1.指春耕时节。
      ▶《后汉书•段颎传》:“颎以春农,百姓布野,羌虽暂降,而县官无廪,必当复为盗贼,不如乘虚放兵,埶必殄灭。”
      ▶

  • 霜清

    读音:shuāng qīng

    繁体字:霜清

    意思:
     1.形容秋水明凈;洁凈。
      ▶唐·张九龄《赴使泷峡》诗:“霜清百丈水,风落万重林。”
      ▶唐·皇甫冉《寄刘方平大谷田家》诗:“冰结泉声绝,霜清野翠浓。”

  • 晓角

    读音:xiǎo jiǎo

    繁体字:曉角

    意思:(晓角,晓角)
    报晓的号角声。
      ▶唐·沈佺期《关山月》诗:“将军听晓角,战马欲南归。”
      ▶唐·袁郊《甘泽谣•红线》:“忽闻晓角吟风,一叶坠露,惊而试问,即红

  • 野旷

    读音:yě kuàng

    繁体字:野曠

    意思:(野旷,野旷)
    荒野空阔。
      ▶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诗:“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二刻拍案惊奇》卷八:“我要城外野旷去处走走,散心耍子一回何如?”

  • 清晓

    读音:qīng xiǎo

    繁体字:清曉

    英语:early morning

    意思:(清晓,清晓)
    天刚亮时。
      ▶唐·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诗:“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
      ▶

  • 边声

    读音:biān shēng

    繁体字:邊聲

    英语:sound of horses neighing and wind blowing on frontier

    意思:(边声,边声)

     1.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