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鹧鸪天·晚岁躬耕不怨贫》 都无晋宋之间事,自是羲皇以上人。

都无晋宋之间事,自是羲皇以上人。

意思:晋宋间的事都没有,从此羲皇以前人。

出自作者[宋]辛弃疾的《鹧鸪天·晚岁躬耕不怨贫》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一种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晚年的田园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纯真和质朴的赞美,同时也对那些追求名利、浮华的人进行了批评。 首先,诗中描绘了晚年的躬耕生活,诗人并不怨贫,而是选择了一种朴素、简单的生活方式。他与邻居们共享一只鸡、一壶酒,这种邻里之间的和谐气氛让人感到温馨和舒适。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其次,诗中表达了对历史和名利的淡然态度。诗中没有提到晋宋之间的任何事情,暗示了诗人对世俗事务的超脱。他似乎更接近伏羲、神农等上古时代的人,这种表述体现了诗人对历史长河中纷繁复杂的名利场的淡然处之。 再者,诗中强调了诗歌创作的清真无邪。虽然诗人的生活简朴,但他的诗歌却无一字不清真,这表明他追求的是诗歌的真谛,而非名利。这种追求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纯粹性的坚守。 最后,诗中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士风流的怀念。如果让王谢诸郎(指东晋名门贵族)出现在柴桑陌上(指陶渊明的故乡),也未必能抵得过柴桑陌上的尘埃,这暗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场的淡然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晚年的躬耕生活、对历史和名利的淡然态度、诗歌创作的清真无邪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等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纯真和质朴的赞美,以及对名利浮华的批判。这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刻,值得反复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晚岁躬耕不怨贫。
只鸡斗酒聚比邻。
都无晋宋之间事,自是羲皇以上人。
千载後,百篇存。
更无一字不清真。
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尘。
作者介绍 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羲皇

    读音:xī huáng

    繁体字:羲皇

    英语:Xi Huang

    意思:即伏羲氏。
      ▶《文选•扬雄<剧秦美新>》:“厥有云者,上罔显于羲皇。”
      ▶李善注:“,伏羲为三皇,故曰羲皇。”<

  • 上人

    读音:shàng rén

    繁体字:上人

    英语:A respectful address to a monk or teacher.

    意思:I

     1.道德高尚的人。
       ▶汉·贾

  • 之间

    读音:拼音:zhī jiān 五笔:ppuj

    之间的解释

    词语分解

    • 之的解释 之 ī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
  • 都无

    读音:dōu wú

    繁体字:都無

    意思:(都无,都无)
    倘无,若无。
      ▶宋·辛弃疾《鹧鸪天•读渊明诗不能去手戏作小词送之》词:“晚岁躬耕不怨贫,只鸡斗酒聚比邻。都无晋·宋之间事,自是羲皇以上人。”
      ▶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