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游少林寺》 石龛苔藓积,香径白云深。

石龛苔藓积,香径白云深。

意思:石鑫苔藓积累,香径白云深。

出自作者[唐]戴叔伦的《游少林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通过对一个名叫道林的寺庙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宗教的深深敬仰。 首句“步入招提路,因之访道林。”描绘了诗人沿着一条名为招提的路走,为了访问道林寺庙。这里的“招提路”可能指的是一条历史悠久,富有宗教色彩的道路,而“访道林”则表达了诗人的虔诚和敬仰。 “石龛苔藓积,香径白云深。”诗人进入寺庙,看到的是石龛上苔藓堆积,香客们走过的路径被白云笼罩。这里描绘了寺庙的古老和静谧,苔藓的生长和白云的飘动,都给人一种深深的宁静感。 “双树含秋色,孤峰起夕阴。”诗人继续前行,看到的是两棵树在秋天里更显美丽,一座孤峰在夕阳下更显阴沉。这里运用了丰富的视觉描绘,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秋天傍晚,感受着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屟廊行欲遍,回首一长吟。”诗人继续在走廊上行走,想要遍览所有的地方,然而当回首时,却感到一种深深的感慨,于是吟唱起来。这里的“屟廊”指的是寺庙的走廊,“长吟”则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敬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美丽的寺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宗教的深深敬仰。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绘,使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宁静和美丽,同时也表达了对宗教的虔诚和敬仰。诗中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使人感到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步入招提路,因之访道林。
石龛苔藓积,香径白云深。
双树含秋色,孤峰起夕阴。
屟廊行欲遍,回首一长吟。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关键词解释

  • 苔藓

    读音:tái xiǎn

    繁体字:苔蘚

    英语:moss

    意思:(苔藓,苔藓)
    苔和藓同属隐花植物中的一个大类,有很多种,大多生长在潮湿的地方。一般不细加分别,统称苔藓。
      ▶南朝·齐·谢朓

  • 白云

    读音:bái yún

    繁体字:白雲

    英语:white clouds

    意思:(白云,白云)

     1.白色的云。
      ▶《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
      ▶《庄

  • 石龛

    读音:shí kān

    繁体字:石龕

    意思:(石龛,石龛)
    供奉神像或神主的小石阁。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从此南入谷七里,又届一祠,谓之‘石养父母’,石龛木主存焉。”
      ▶南朝·梁简文帝《为

  • 积香

    读音:jī xiāng

    繁体字:積香

    意思:(积香,积香)
    即香积。僧人所用的饭食。
      ▶宋·秦观《次韵子瞻赠金山宝觉大师》:“云峰一变隔炎凉,犹喜重来饭积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