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范景仁谢寄西游行记》 缘苔蹑蔓知多少,千里归来屐齿苍。

缘苔蹑蔓知多少,千里归来屐齿苍。

意思:绿苔攀蔓知多少,千里归来鞋业苍。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和范景仁谢寄西游行记》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自然幽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首联“八水三种路眇茫,翠微深处白云乡”,描绘了山水相间的美景,展示了自然风光的壮丽和神秘。 颔联“目{左目右蚩}懒拭如松液,领发频抓似栗房”,通过形象的比喻,描绘了诗人的形象,表达出他对自然的沉醉和不拘小节的个性。 颈联“林壑不嫌无用物,形骸难入少年场”,通过对林壑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万物的敬畏和尊重,同时也感慨自己年龄已大,难以再像年轻人一样奔放自由。 尾联“缘苔蹑蔓知多少,千里归来屐齿苍”,通过对苔藓和藤蔓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漫步的愉悦和舒适,同时也表达了他千里归来的感慨和疲惫。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诗人自身的表达,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诗歌意境深远,语言生动形象,堪称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八水三种路眇茫,翠微深处白云乡。
目{左目右蚩}懒拭如松液,领发频抓似栗房。
林壑不嫌无用物,形骸难入少年场。
缘苔蹑蔓知多少,千里归来屐齿苍。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千里

    读音:qiān lǐ

    繁体字:千裏

    英语:a thousand li; a long distance or a vast expanse

    意思: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 归来

    读音:guī lái

    繁体字:歸來

    英语:st 29

    意思:(归来,归来)

     1.回来。
      ▶《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唐·李白《长相思》诗:“不信妾肠断,归来看

  • 多少

    读音:duō shǎo

    繁体字:多少

    短语:数 几 多寡 数额 数量 数码 数据 数目

    英语:how much

    意思:
     1.指数量的大小。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