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病中诗十五首并序》 余早栖心释梵,浪迹老庄,因疾观身,果有所得。

余早栖心释梵,浪迹老庄,因疾观身,果有所得。

意思:我很留心释梵,浪迹老庄,根据病情观察身体,果然有收获。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病中诗十五首并序》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病中自述,表达了诗人在六十多岁的时候患上风瘅之疾后的心境和感悟。诗中描述了诗人的身体状况,表达了他对疾病的坦然接受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首先,诗人在开头就交代了自己的病情,描述了自己因老病相乘而患上风瘅之疾的情况。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早年在佛道中寻求解脱的历程,通过疾病观照自身,得到了内心的平静和淡然。 在诗中,诗人强调了“外形骸而内忘忧恚”的重要性,即通过外在的身体和内在的修养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无忧无虑。同时,他也强调了先禅观而后顺医治的重要性,即先通过内心的调整和修养来应对疾病,再借助外在的治疗手段。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在描述病情的过程中,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在患病期间的生活状态。他选择闭门高枕,安闲澹然,享受这种淡然的生活方式。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在病中仍然能够吟诵诗歌的愉悦心情,这体现了他的乐观和豁达。 最后,诗人引用了古代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态度和感悟是正确的。他担心那些不了解他的人会嘲笑他,这体现了他的谦虚和谨慎。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病中的心境和感悟,体现了他的淡然、乐观和豁达。通过诗人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生命的尊重和理解,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面对疾病和生活的态度和方法,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开成己未岁,余蒲柳之年六十有八。
冬十月甲寅旦,始得风瘅之疾,体矜目眩,左足不支,盖老病相乘时而至耳。
余早栖心释梵,浪迹老庄,因疾观身,果有所得。
何则?
外形骸而内忘忧恚,先禅观而后顺医治。
旬月以还,厥疾少间,杜门高枕,澹然安闲。
吟讽兴来,亦不能遏,因成十五首,题为病中诗,且贻所知,兼用自广。
昔刘公干病漳浦,谢康乐卧临川,咸有篇章,抒咏其志。
今引而序之者,虑不知我者或加诮焉。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老庄

    读音:lǎo zhuāng

    繁体字:老莊

    英语:Laozhuang

    意思:(老庄,老庄)

     1.老子和庄子的并称。
      ▶春秋、战国时道教的主要思想家。亦指以老子、庄子学说为代表

  • 栖心

    读音:qī xīn

    繁体字:棲心

    意思:(栖心,栖心)
    亦作“栖心”。
     犹寄心。
      ▶三国·魏·嵇康《释私论》:“若质乎中人之性,运乎在用之质,而栖心古烈,拟足公涂。”
      ▶《晋书•陆云传》:“伏

  • 浪迹

    读音:làng jì

    繁体字:浪跡

    英语:wander about; roam about

    意思:(浪迹,浪迹)
    见“浪蹟”。

    近义词: 漂泊、流浪、流荡

  • 释梵

    读音:shì fàn

    繁体字:釋梵

    意思:(释梵,释梵)

     1.指释迦。
      ▶南朝·梁·刘潜《平等剎下铭》:“释梵夺其声光,日车贬其轮照。”参见“释迦”。
     
     2.帝释和梵天。佛经中天的名

  • 观身

    读音:guān shēn

    繁体字:觀身

    意思:(观身,观身)
    谓观察自身的道德修养。
      ▶《老子》:“以身观身。”
      ▶唐李程《赋得竹箭有筠》诗:“方持不易操,对此欲观身。”
      ▶宋·苏轼《送参寥

  • 所得

    读音:suǒ de

    繁体字:所得

    英语:(n) that which one acquires; one\'s gains

    意思:得到的(东西)。
      ▶《左传•襄公十九年》:“取其所得,以作彝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