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八声甘州·问紫岩去後汉公卿》 共记玉堂对策,欲先明大义,次第筹边。

共记玉堂对策,欲先明大义,次第筹边。

意思:共记玉堂对策,要先明白大道理,依次筹边。

出自作者[宋]刘过的《八声甘州·问紫岩去後汉公卿》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感慨,对汉公卿的疑问,对未来局势的期待。 首句“问紫岩去后汉公卿,不知几貂蝉”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深深疑问,对汉公卿们在国家危难时刻的缺席表达了不满。紫岩是南宋的一位名臣,他去后,汉公卿们未能挺身而出,作者对此感到疑惑。 “谁能借留侯箸,著祖生鞭”表达了作者的期待和决心。他希望有如留侯张良、祖逖那样的英雄出现,能够借箸筹策,挥鞭北伐,收复山河。 “依旧尘沙万里,河洛染腥膻”是对当前局势的描绘,中原依旧是尘沙万里,河洛之地已被异族染指,一片腥膻。这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忧虑和愤怒。 “谁识道山客,衣钵曾传”道出了作者对未来的希望,他期待有英雄识得道山客(指紫岩),继承紫岩的遗志,恢复中原。 “春风早,看东南王气,飞绕星躔”则表达了作者的信心和期待,他相信在春风的吹拂下,东南必将出现新的王气,如同祖逖北伐一样,必将飞绕星躔。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英雄的呼唤。它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同时也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问紫岩去後汉公卿,不知几貂蝉。
谁能借留侯箸,著祖生鞭。
依旧尘沙万里,河洛染腥膻。
谁识道山客,衣钵曾传。
共记玉堂对策,欲先明大义,次第筹边。
况重湖八桂,袖手已多年。
望中原驱驰去也,拥十州、牙纛正翩翩。
春风早,看东南王气,飞绕星躔。
作者介绍 梁启超简介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明毛晋汲古阁《龙洲道人诗集》

关键词解释

  • 玉堂

    读音:yù táng

    繁体字:玉堂

    英语:cv 18

    意思:
     1.玉饰的殿堂。亦为宫殿的美称。
      ▶战国·楚·宋玉《风赋》:“然后倘佯中庭,北上玉堂,跻于罗帷,经于洞房,迺得为大王之风

  • 次第

    读音:cì dì

    繁体字:次第

    短语:序 先来后到 主次 第 先后

    英语:one after another

    意思:
     1.等第。
      ▶《战国策•韩策一

  • 大义

    读音:dà yì

    繁体字:大義

    英语:cardinal principles of righteousness

    意思:(大义,大义)

     1.正道;大道理。
      ▶《易•家人》:“

  • 对策

    读音:duì cè

    繁体字:對策

    短语:智谋 策 机关 机谋 预谋 机宜 心计 谋 计谋

    英语:countermeasure for dealing with a situation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