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登邠州城楼》 断烧侵高垒,微阳入晚川。

断烧侵高垒,微阳入晚川。

意思:断烧入侵高壁垒,微阳入晚川。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登邠州城楼》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伤感。 首句“试此望摇落,秋襟成惘然”,诗人通过描绘秋天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伤感和无奈。“摇落”一词,既指秋天的景象,也指自己内心的失落和伤感。而“秋襟成惘然”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迷茫。 “客怀伤薄莫,节物感穷边”这两句诗,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薄暮时分的心情,表达了对季节和环境的感慨。这里的“客怀”指的是自己的心情,“薄莫”指的是傍晚时分,“节物”指的是季节和自然环境,“穷边”则是指边疆地区的环境和景象。这些因素都让诗人感到伤感和感慨。 “断烧侵高垒,微阳入晚川”这两句诗,诗人通过描绘晚霞和夕阳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寥。“断烧”指的是燃烧的火堆已经熄灭,“微阳”指的是夕阳,“晚川”则是指晚霞映照下的河流。这些景象都让诗人感到孤独和寂寥。 最后两句“年来旧山意,常与雁翩翩”,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旧山意”指的是过去的回忆和情感,“雁翩翩”则是指大雁南飞的景象。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绪。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展现了一种深沉而细腻的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季节、环境、情感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孤独感。这首诗的文字优美,情感细腻,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试此望摇落,秋襟成惘然。
客怀伤薄莫,节物感穷边。
断烧侵高垒,微阳入晚川。
年来旧山意,常与雁翩翩。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高垒

    (1).筑起高大的壁垒。 唐 杜甫 《秦州见敕目薛三璩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与二子有故远喜迁官兼述索居凡三十韵》:“杂种虽高垒,长驱甚建瓴。”《三国演义》第一回:“ 左丰 挟恨,回奏朝廷,説我高垒不战,惰慢军心。”
    (2).高大的壁垒。 清 王省山 《秣陵纪事》诗:“沿 江 数十里,连营高垒砌。”

    读音:gāo lěi

  • 微阳

    读音:wēi yáng

    繁体字:微陽

    意思:(微阳,微阳)

     1.谓阳气始生。
      ▶《逸周书•周月》:“微阳动于黄泉,阴降惨于万物。”
      ▶宋·苏轼《贺邻帅及监司冬至启》:“气兆黄宫,复来于七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