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依韵和原甫六月八日晓雨》 侵晓忽飞雨,飒然户庭凉。

侵晓忽飞雨,飒然户庭凉。

意思:破晓忽然飞降,飒飒庭院凉。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依韵和原甫六月八日晓雨》

全文赏析

这首诗《侵晓忽飞雨,飒然户庭凉》是一首对雨的赞美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的美丽和宁静,表达了诗人对雨的喜爱之情。 首联“侵晓忽飞雨,飒然户庭凉”,诗人用“侵晓”形容清晨时分突如其来的雨,给人一种清新、清爽的感觉。而“飒然”则描绘了雨后户庭的凉爽,营造出一种宁静、舒适的气氛。 颔联“滴阶初闻声,濯树暗有香”,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雨的美丽,通过描述雨滴落在台阶上发出的声音和洗涤树木的香气,展现了雨的柔和、清新和生机勃勃的特点。 颈联“吹烛焰闪闪,鸣鸡湿昂扬”,诗人通过描述雨中烛火的闪烁和鸡鸣时的湿润状态,进一步展现了雨的生动和活泼。 尾联“尘缨自可洁,何必念沧浪”,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雨的喜爱之情,认为雨水可以洗净尘埃,使人心情愉悦,无需再追求其他的东西。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雨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激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侵晓忽飞雨,飒然户庭凉。
滴阶初闻声,濯树暗有香。
吹烛焰闪闪,鸣鸡湿昂昂。
稍已便衣冠,喜气眉宇翔。
安然如涸鱼,呴沫久已望。
尘缨自可洁,何必念沧浪。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飒然

    读音:sà rán

    繁体字:颯然

    英语:soughing; whistling

    意思:(飒然,飒然)

     1.形容风雨声。
      ▶唐·杜甫《秦州杂诗》之十二:“俛仰悲身世,溪风为飒

  • 飞雨

    读音:fēi yǔ

    繁体字:飛雨

    意思:(飞雨,飞雨)

     1.飞飘的雨。
      ▶南朝·齐·谢朓《观朝雨》诗:“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
      ▶唐·王昌龄《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诗:“飞雨祠上东

  • 侵晓

    读音:qīn xiǎo

    繁体字:侵曉

    英语:approaching daybreak; towards dawn

    意思:(侵晓,侵晓)
    拂晓。
      ▶《北齐书•崔暹传》:“侵晓则与兄弟问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