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征妇怨》 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

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

意思:征妇曾经设想与丈夫、儿子共同生活,即使贫贱却舒心。

出自作者[唐]张籍的《征妇怨》

全文赏析

这首诗《寡妇》是一首描绘战争残酷和寡妇生活的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和人民苦难的深深同情。 首句“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直接描绘了战争的惨烈和残酷,匈奴的攻击使得边将无法抵挡,最终全军覆没,在辽水河边,汉军士兵的尸体无人收殓,白骨散落,景象凄惨。 “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进一步描绘了战后的荒凉和悲惨,白骨弃于荒野,无人收葬,只能由家人到城下招魂,这种痛苦和无助被生动地表现出来。 “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描绘了战争对家庭的影响,许多家庭因为战争而分离,妇女们只能依靠孩子和丈夫生活,虽然贫穷,但心情却慢慢舒缓,因为有人陪伴。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则描绘了更为深重的痛苦,丈夫在战场上牺牲,孩子在腹中孕育,这对寡妇来说无疑是双重打击,她感到孤独和无助,就像蜡烛一样照亮黑暗,但自己却身处无尽的痛苦之中。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艰难,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深深渴望。诗中的寡妇形象,代表了战争中无数受害者,她的痛苦和无助引发了人们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
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作者介绍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关键词解释

  • 倚子

    读音:yǐ zǐ

    繁体字:倚子

    意思:即椅子。椅,宋以前多写作“倚”。
      ▶《金石萃编•济渎庙北海坛祭器碑阴》:“绳床十,内四倚子。”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二》:“又立两藤倚子相背,以两手握其倚处,悬足点空,

  • 贫贱

    读音:pín jiàn

    繁体字:貧賤

    短语:贫 艰 贫乏 一穷二白 穷 清贫 寒苦 身无分文 赤贫 贫穷 穷困 寒微 贫困 贫寒 鞠

    英语:poor and lowly

  • 妇人

    读音:fù rén

    繁体字:婦人

    短语:女性 巾帼 娘 女 女郎 女士 农妇 女子 女儿 女人 妇

    英语:married woman

    意思:(妇人,妇人)

  • 依倚

    引用解释

    倚靠;依傍。 汉 王充 《论衡·论死》:“秋气为呻鸣之变,自有所为。依倚死骨之侧,人则谓之骨尚有知,呻鸣於野。” 唐 张籍 《征妇怨》诗:“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 清 孙枝蔚 《归来》诗:“依倚诸有位,不如为农商。”

    读音:yī y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