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七德舞-美拨乱,陈王业也》 元和小臣白居易,观舞听歌知乐意,乐终稽首陈其事。

元和小臣白居易,观舞听歌知乐意,乐终稽首陈其事。

意思:元和小臣白居易,观看舞蹈听歌知道乐意,音乐始终并陈述这件事。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七德舞-美拨乱,陈王业也》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七德舞,七德歌》是一首对唐朝历史和唐太宗李世民的赞扬诗。诗中详细描述了李世民在十八岁时领导起义,平定两京,安定国家,到他三十五岁使唐朝达到太平盛世的过程。诗中通过描述李世民的仁政和爱民政策,以及他对士兵和百姓的关爱,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赞美。 首先,诗中提到了李世民推心置腹的政策,即对待士兵和百姓如同家人一般,关心他们的生活和疾苦。这种政策使得士兵和百姓愿意为他效命,也使得他能够迅速地取得胜利和安定国家。 其次,诗中描述了李世民对士兵的关爱。他不仅收殓死亡士兵的遗骸,还为他们家人提供帮助,甚至用金子赎回被卖掉的儿童。这些行动体现了他的仁慈和关爱,也使得士兵们更加忠诚于他。 此外,诗中还提到了李世民对百姓的关爱。他释放了三千怨女,帮助死囚回归社会,还对战士们进行抚恤和激励。这些行动使得百姓对他充满了感激和敬意,也使得唐朝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李世民的赞美。他认为李世民不仅善于作战和把握时机,更善于用爱心和关怀来感动人心,使得人们愿意为他效命和安定国家。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唐朝历史和李世民的赞美,表达了对古代明君的敬仰和对古代社会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提醒我们要关注民生,关爱士兵和百姓,用爱心和关怀来感动人心,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七德舞,七德歌,传自武德至元和。
元和小臣白居易,观舞听歌知乐意,乐终稽首陈其事。
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
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业成。
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
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
亡卒遗骸散帛收,饥人卖子分金赎。
魏徵梦见子夜泣,张谨哀闻辰日哭。
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
剪须烧药赐功臣,李勣呜咽思杀身。
含血吮创抚战士,思摩奋呼乞效死。
则知不独善战善乘时,以心感人人心归。
尔来一百九十载,天下至今歌舞之。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白居易

    (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b02c(今陕西渭南)。贞元年间进士。历任左拾遗,江州司马,杭州、苏州刺史,官至刑部尚书。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与元稹齐名,并称“元白”。作有重要诗论《与元九书》及体现其诗论主张的政治讽谕诗《秦中吟》、《新乐府》等。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为世人传诵。有《白氏长庆集》。

    读音:b

  • 元和

    读音:yuán hé

    繁体字:元和

    英语:Yuanhe

    详细释义:1.太和。旧唐书?卷一二○?郭子仪传:『体元和之气,根贞一之德。』
    2.汉章帝的年号(公元84~86)。
    3

  • 小臣

    读音:xiǎo chén

    繁体字:小臣

    意思:
     1.春秋以后指卑微的小吏。
      ▶《礼记•礼运》:“故政不正,则君位危;君位危,则大臣倍,小臣窃。”
      ▶孔颖达疏:“大臣谓大夫以上……小臣,士以下。”

  • 乐意

    读音:lè yì

    繁体字:樂意

    短语:悦 欣喜 愉快 开心 快活 喜 先睹为快 兴冲冲 怡 喜欢 欢乐 喜冲冲 高兴 欢 如获至宝 快 欢欣 喜悦 欢喜 乐 怡然 喜洋洋 欣然 喜滋滋 称快 欣

  • 稽首

    读音:qǐ shǒu

    繁体字:稽首

    短语:叩头 厥 拜 叩 跪拜 磕头

    英语:kowtow

    意思:
     1.古时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