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更有痴儿女,谩忆胡姬捧劝词。
意思:妓院更有痴儿女,谩回忆胡姬捧劝勉词。
出自作者[宋]周孚先的《鹧鸪天·曾唱阳关送客时》
全文赏析
《鹧鸪天·曾唱阳关送客时》是宋代诗人周孚先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离别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离别之情的感慨和无奈。
首句“曾唱阳关送客时”,直接点明主题,描绘了一幅离别的场景。阳关,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关口,象征着离别。作者用“曾唱”二字,暗示自己曾多次经历这样的离别,使得离别的情感更加深沉。
接下来的“一曲离歌两行泪,更无言语倚楼台。”进一步描绘了离别时的悲伤氛围。离歌、泪水、无言,都是离别时常见的情感表达,作者通过这些具象的描绘,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离别时的悲痛。同时,作者用“倚楼台”来表现自己在离别时的无助和孤独,使得离别的情感更加深刻。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这两句诗转换了场景,从离别的现场转到了离别后的夜晚。星辰、风、画楼、桂堂等意象,都给人以美好的感觉,但在这美好的背后,却隐藏着离别的悲伤。这种对比,使得离别的情感更加强烈。
最后一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作者对离别之人的思念之情。彩凤双飞翼,象征着美好的爱情和幸福的生活;而灵犀一点通,则表示心灵相通,彼此了解。作者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离别之中,但心中仍然怀念着对方的美好时光。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离别为题材,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离别之情的感慨和无奈。词中运用了许多具象的意象和对比手法,使得离别的情感更加深刻和鲜明。
相关句子
- 真人宫对青楼起,面面青楼俯江水。-- 出自《均州乐二首》作者:[明]器封
- 误信青楼约。-- 出自《清平乐·醉狂痴作》作者:[宋]戴复古
- 问青楼。-- 出自《江城子 中州乐府》作者:[元]冯子翼
- 青楼临远水。-- 出自《鱼游春水·青楼临远水》作者:[宋]赵闻礼
- 垂杨暗锁青楼。-- 出自《圣无忧/乌夜啼》作者:[宋]欧阳修
- 青楼何所在。-- 出自《寄远其二》作者:[唐]李白
- 十二青楼。-- 出自《罗敷歌/采桑子》作者:[宋]贺铸
- 青楼杳。-- 出自《六州歌头·向来人道》作者:[宋]刘辰翁
- 青楼春晚。-- 出自《薄幸·青楼春晚》作者:[宋]吕渭老
- 儿女金灯。-- 出自《满庭芳·人居浮世》作者:[元]马钰
- 满堂儿女。-- 出自《减字木兰花·糟糠相乐》作者:[宋]王之望
- 满前儿女。-- 出自《霜天晓角·满前儿女》作者:[宋]刘子寰
- 儿女俱成长。-- 出自《菩萨蛮·蓂留四叶书云後》作者:[宋]无名氏
- 儿女成围。-- 出自《减字木兰花·当年夜雨》作者:[宋]黄庭坚
- 谢家儿女。-- 出自《乐府鸟衣怨 旧名点绛唇》作者:[元]元好问
- 儿女此情同。-- 出自《浪淘沙·不肯过江东》作者:[宋]辛弃疾
- 痴儿女。-- 出自《点绛唇·春意催花》作者:[宋]王之道
- 儿女聚嬉嬉。-- 出自《最高楼 卫生行之,少流寓兵革中。既长,始》作者:[金]段克己
- 呼儿女。-- 出自《茶瓶儿·孝顺先知金母》作者:[元]王哲
- 更有难忘。-- 出自《减字木兰花·腊前雪里》作者:[宋]向子諲
- 更有难忘。-- 出自《减字木兰花·维摩住处》作者:[宋]向子諲
- 更有香肌-- 出自《南乡子 十月海棠盛开》作者:[元]袁易
- 更有谁知。-- 出自《减字木兰花·诗家清绝》作者:[宋]汪莘
- 还更有,青牛迹。-- 出自《贺新郎·帆卸西湾侧》作者:[宋]王奕
- 那更有,枕痕泪。-- 出自《贺新郎·柳外莺声碎》作者:[宋]韩玉
-
痴儿。-- 出自《满庭芳 和洪丞相景伯韵》作者:[宋]辛弃疾
- 呆女痴儿。-- 出自《减字木兰花·彩幡金胜》作者:[宋]王之道
-
痴儿。-- 出自《沁园春·敧枕深轩》作者:[宋]李弥逊
- 痴儿浅浅。-- 出自《瑞鹤仙·倚阑观四远》作者:[宋]吕胜己
- 痴儿官事了。-- 出自《菩萨蛮·烟波江上西亭小》作者:[宋]赵善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