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古之奇赴安西幕》 堠火经阴绝,边人接晓行。

堠火经阴绝,边人接晓行。

意思:险情发生经阴绝,边疆人接晓行。

出自作者[唐]李端的《送古之奇赴安西幕》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战争和离别,通过描绘战争场景、离别情感和未来的希望,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首联“畴昔十年兄,相逢五校营”,诗人回忆起过去十年的兄弟情谊,如今再次相遇在五校营这个战场。这里用“五校营”来形容战场的规模,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惨烈。 颔联“今宵举杯酒,陇月见军城”,诗人今夜举杯痛饮,但眼前的陇月却照着边城的景象,显得格外凄凉。这里通过饮酒和月色来表达离别的痛苦和对未来的迷茫。 颈联“堠火经阴绝,边人接晓行”,诗人描绘了战争的场景,烽火已经熄灭,边疆的人们仍然要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这里通过描写战争的残酷和人们的艰辛,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尾联“殷勤送书记,强虏几时平”,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于战争胜利的期盼。诗人殷勤地送别友人,希望友人能够平安归来,同时也表达了对强虏的愤慨和对于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战争和离别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思考和情感。诗人通过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展现了诗人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对未来的希望。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友人的深情厚谊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的友情和关爱之心。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畴昔十年兄,相逢五校营。
今宵举杯酒,陇月见军城。
堠火经阴绝,边人接晓行。
殷勤送书记,强虏几时平。
作者介绍
李端(737—784),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代诗人。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关键词解释

  • 晓行

    读音:xiǎo xíng

    繁体字:曉行

    意思:(晓行,晓行)

     1.拂晓赶路。
      ▶唐·杜甫《发潭州》诗:“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
      ▶清·赵翼《瓯北诗话•诗人佳句》:“温庭筠《晓行》诗……不

  • 堠火

    读音:hòu huǒ

    繁体字:堠火

    意思:烽火。
      ▶唐·项斯《边游》诗:“天寒明堠火,日晚裂旗风。”
      ▶明·蒋易《茶村梅陌同步北固山径》诗:“堠火寒依岭,禅钟静在林。”
      ▶清·吴伟业《雪中遇猎》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