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宫亭亭隔瑶水,碧瓦琼榱五云里。
意思:曾宫亭亭隔瑶水,碧瓦琼椽子五云里。
出自作者[宋]范成大的《天童三阁》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览一处名胜古迹之后的感想,诗中描绘了松萝的美丽、过去的辉煌以及如今的人事变迁,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的深深理解和感悟。
首句“松萝幂天堕空翠,迎面风香三十里”,描绘了松萝的美丽和风光的宜人。松萝是一种生长在岩石或树上的藤蔓植物,其枝条垂挂天际,如同天降的翠色帷幕。而风过之处,香气四溢,弥漫了三十里。这种描绘既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暗示了过去的辉煌和现在的衰败。
“曾宫亭亭隔瑶水,碧瓦琼榱五云里”两句,描绘了过去的辉煌。曾经的宫殿高耸入云,碧瓦琉璃,琼榱凤舞,五云缭绕。这里的“瑶水”和“五云”象征着皇家的尊贵和威严,而“曾宫”则暗示了过去的繁荣和显赫。
“千佛当门无半偈,声闻未解祖师意”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的理解和感悟。千佛拱卫着门庭,然而却没有半句偈语,这暗示了佛教的深奥和神秘。而那些声闻之辈,他们只知传承佛法,却未能理解祖师的真正意旨。这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深入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遍参踏破青鞋底,前楼后阁玲珑起”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的探索和实践。作者遍参佛法,踏破青鞋底,深入探索佛教的奥义。无论前楼后阁,都能看到玲珑剔透的佛理。这体现了作者对佛教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最后,“闲客那知如许事,东斋听雨烂熳睡”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淡然和对佛教的深深理解。作为闲客,作者已经看淡了世事,因此才能在东斋听雨时烂熳入睡。这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平静和超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过去的辉煌、佛教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世事的淡然的深深理解。诗中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现在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佛教的深深理解和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