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访寂上人不遇》 何处寻云暂废禅,客来还寄草堂眠。

何处寻云暂废禅,客来还寄草堂眠。

意思:何处寻说暂时废除禅,客人来回寄草堂睡觉。

出自作者[唐]皮日休的《访寂上人不遇》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禅意为主题,描绘了诗人闲适的生活和内心的宁静。 首句“何处寻云暂废禅”表达了诗人对云的无尽追求,同时也暗示了他对禅的暂时遗忘或忽视。这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表明诗人已经超越了对物质的执着,转向了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客来还寄草堂眠”描绘了诗人与客人在草堂中闲适地睡眠,表现出一种宁静、平和的气氛。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已经超越了世俗的纷扰,达到了内心的平静。 “桂寒自落翻经案”一句,通过描绘寒秋之夜桂花自落,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沉淀。而经案上的桂花,则象征着诗人在修行中获得的智慧和领悟。 “石冷空消洗钵泉”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清冷和寂静,泉水在石上消逝,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生活的平静。而诗人在这种环境中洗涤钵具,更显其内心的清净和超脱。 “须将二百签回去,得得支公恐隔年”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美好的期待。诗人希望通过二百签的占卜来预测未来,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与友人相见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禅意为主题,通过描绘诗人闲适的生活和内心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充满了诗情画意,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何处寻云暂废禅,客来还寄草堂眠。
桂寒自落翻经案,石冷空消洗钵泉。
炉里尚飘残玉篆,龛中仍锁小金仙。
须将二百签回去,得得支公恐隔年。
作者介绍 皮日休简介
皮日休(约838—约883),晚唐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汉族,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曾居住在鹿门山,道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

皮日休是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终。

皮日休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被鲁迅赞誉为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皮日休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对于社会民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考。

关键词解释

  • 草堂

    读音:cǎo táng

    繁体字:草堂

    英语:thatched cottage

    意思: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常以“草堂”名其所居,以标风操之高雅。
      ▶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钟山之英,草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 禅客

    读音:chán kè

    繁体字:禪客

    意思:(禅客,禅客)

     1.佛教语。禅家寺院,预择辩才,应白衣请说法时,使与说法者相为答问,谓之禅客。亦用以泛称参禅之僧。
      ▶唐·刘长卿《云门寺访灵一上人》诗:“禅客知

  • 来还

    读音:lái huán

    繁体字:來還

    意思:(来还,来还)
    归来;回来。
      ▶《史记•陈杞世家》:“﹝楚庄王﹞已诛徵舒(夏徵舒),因县陈而有之,群臣毕贺。
      ▶申叔时使于齐来还,独不贺。”
      ▶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