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乞食僧》 似月心常净,如麻事不知。

似月心常净,如麻事不知。

意思:似乎月心常净,像麻事不知道。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乞食僧》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僧人的形象和性格。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赏析这首诗。 首先,诗的首句“擎钵貌清羸,天寒出寺迟”,描绘了僧人的外貌和行动。僧人手持钵盂,瘦弱清癯,在寒冷的天气中从寺庙中出来,行动迟缓。这样的描绘,既表现了僧人的清苦生活,也暗示了他的内心平静和专注。 其次,“朱门当大路,风雪立多时”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僧人的生活环境和他坚韧不拔的精神。他站在繁华的大路上,面对风雪的侵袭,表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不仅表现了他的坚韧和毅力,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的淡然处之,不被世俗所困扰。 第三,“似月心常净,如麻事不知”这句诗,是形容僧人的内心状态。他的内心像明月一样清澈宁静,对世间的繁琐事情一无所知。这表现了他的内心平静和超脱,也暗示了他对世俗的淡然和超脱。 最后,“行人莫轻诮,古佛尽如斯”这句诗,是对所有人的劝诫,不要轻易嘲笑这样的僧人,因为他们的行为和精神正是佛家所追求的。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僧人的尊重和赞美,也表达了他对佛教的信仰和敬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僧人的形象和性格,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信仰和对坚韧、平静、超脱精神的赞美。同时,这首诗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韧,不被世俗所困扰。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擎钵貌清羸,天寒出寺迟。
朱门当大路,风雪立多时。
似月心常净,如麻事不知。
行人莫轻诮,古佛尽如斯。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不知

    读音:拼音:bù zhī 五笔:gitd

    不知的解释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
  • 麻事

    读音:má shì

    繁体字:麻事

    意思:指刈麻、沤麻、缉麻诸事。
      ▶《诗•豳风•七月》“八月载绩”毛传:“丝事毕而麻事起矣。”
      ▶孔颖达疏:“绩,缉麻之名。八月丝事毕而麻事起,故始绩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