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安之朝议哀辞二首》 音容宛在目,争免涕飘零。

音容宛在目,争免涕飘零。

意思:音容宛在眼前,避免泪飘零。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安之朝议哀辞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的缅怀和哀悼。首联“场屋推声价,朝绅仰典刑”描绘了这位长者在社会和官场中的崇高地位和威望。颔联“朱衣老卿列,白首峦亲庭”描绘了他身穿红袍,位列高官,白发苍苍,亲和家庭的形象。颈联“舟壑一朝失,泉台万古扃”则表达了长者离世,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的悲痛之情。尾联“音容宛在目,争免涕飘零”则表达了生者对他的思念之情,音容笑貌宛在眼前,不禁让人泪流满面。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充满了对长者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场屋推声价,朝绅仰典刑。
朱衣老卿列,白首峦亲庭。
舟壑一朝失,泉台万古扃。
音容宛在目,争免涕飘零。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音容宛在

    解释

    音容宛在 yīnróng-wǎnzài

    [as if the person were still alive] 声音容貌宛如就在眼前。多用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人去楼空,音容宛在

    读音:yīn ró

  • 音容

    读音:yīn róng

    繁体字:音容

    短语:病容

    英语:likeness of the deceased

    意思:
     1.声音容貌。
      ▶南朝·宋·谢灵运《酬从弟

  • 飘零

    读音:piāo líng

    繁体字:飄零

    短语:漂泊 流浪 飘流 流离失所 流转 颠沛流离 漂流

    英语:adrift

    意思:(飘零,飘零)

     1.指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